新华社记者郑黎
宁波市鄞州区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全民参与,共同承担净化社会风气的责任。
好制度与“潜规则”
鄞州区政协专委办副主任戴松岳说,现在我们虽然制定了很多反腐倡廉的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好制度不敌“潜规则”,如办事找熟人、看病上学送红包等;我们一直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等,却被指责为“虚伪”。
东吴镇有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村里有一村民出了车祸,造成一死一伤,他请村干部去帮助处理,还送去两条烟,村干部不愿当场拒收,而是等事情了结了退还,不然,村民会认为干部不肯尽心帮忙。这位村干部说,“现在社会风气就是你不请客送礼就办不成事,我们倡导廉政文化就是要与它作斗争。”
鄞州干部群众认为,社会是一个群体,掌握公权的人士也是社会一分子,建设清廉社会,每一分子都有责任。
“清水衙门”水不清
鄞州廉政文化建设全民参与,其中一个就是“进学校”。李关弟中学校长朱明达说,开始我们觉得有些不理解,反腐倡廉应该找那些“肥缺”实权部门,进学校不是走错了门?!但细想深究,我们觉得廉政文化进校园很有必要。朱明达说,事实上,学校涉及各家各户,而且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影响下,这个“清水衙门”水不清了,如为人师表洁身自好,本应该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现在却很难做到,为什么?家长为了给孩子找好老师,就要找人托人请客送礼;有的老师待价而沽,哪个家长“红包多礼物重”,就对他的孩子另眼相看多加关照。
“我们从倡导师德从严自律抓起,明确规定老师一律不许收受学生礼物,更不许从事有偿家教。”
朱明达说,如今有的孩子也早早染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习气。有一个“大款”的儿子,“贵族”小学毕业后到李关弟中学读书,他身穿几千元一件的名牌服装,还带上了最新款的手机。我们教育引导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开始他的母亲不理解,说学校管那么多干啥?后来家长被说服了,孩子的成绩也慢慢上来了。
朱明达说,李关弟中学位于城乡接合部,这一带家庭贫富悬殊,有的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有的却付不起孩子的学费。朱明达说,这容易给孩子造成攀比心理和不平等的感觉,所以学校规定,学生一律穿校服,一律使用学校公用电话,不许带手机,这些虽然只是形式,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品行。
陈杰原来是李关弟中学的一名贫困生,班主任柴老师对他不仅没有歧视反而倍加关爱。陈杰考入高中后没钱付学费,柴老师立即掏出了1000元,陈母感动得让陈杰跪下来喊柴老师“妈妈”,后来陈杰发奋读书考上了重点大学。朱明达说,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学校里还有很多,我们认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德,就是培养未来的好公民。
从小事做起
无庸讳言,现在不少医院和医生的口碑不佳。鄞州人民医院院长潘亚梁说,廉政文化建设,我们根据医院实际,以提升医德严禁收受红包为切入口。每一个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我们都发一份“就医指南”,提示看病就诊的“路线图”,并着重指出不要私下送红包。潘亚梁说,但我们发现,遇到病人住院开刀,家属往往要塞红包,如果医生当场拒收,家属反而担心他会“不尽心”。于是,医院有时采取“变通”办法,医生先收下红包交给护士长,手术结束后退还病人;或者是直接打进病人的就诊账单,把发票交给家属。鄞州医院每年手术数量12000多起,其中重要手术占40%以上,近年来医院尚未发现医务人员私下收红包的事件,但送红包的病人及家属不在少数,除了当场直接拒收或打入病人账户外,鄞州医院每年收到上交的红包有2万多元。
医院党委副书记朱玮说,拒红包难,说明我们医生在群众和患者心目中的信任度还不高,廉政文化建设还要做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