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十一五”期间,市民买菜更加方便舒适,社区菜篮子便民店将达到200家,农改超(农加超)将达到100家,菜篮子商品将更趋净菜化、包装化、品牌化,质量安全监管更加严密,从田头到餐桌建立完善一张安全监管网。这是日前出台的市菜篮子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向市民描绘的美好图景。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民的人均消费肉类将达到每年40公斤;水产品年人均消费54公斤;蛋品人均消费18公斤;蔬菜年人均消费120公斤,豆类制品年人均消费20公斤,调味品年人均消费5公斤。负责制定该规划的市贸易局有关人士表示,与“十五”期间相比,宁波人的“十一五”菜篮子商品的营养结构更为合理,其中,肉类、水产品各占到菜篮子消费的30%,蔬菜上升到25%,而豆类制品也上升到15%,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日用消费品的比例数据)呈逐年降低之势。而且,宁波人会更加青睐优质、绿色的菜篮子商品,比如年人均消费的54公斤水产品,中高档水产将占到一半以上。
同时,“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大培育以生鲜超市、菜篮子便民店、农改超(农加超)为代表的现代化流通业的发展步伐。到2010年,我市将建立社区菜篮子便民店200家、扶持规模化绿色菜篮子生鲜超市15家,使宁波居民在社区周边就能很便捷地买到放心、卫生、丰富、新鲜的菜篮子商品。同时,规模化、集团化的绿色菜篮子商品配送中心将达到30家,集生产、加工、保鲜、分割、净化、包装、运输于一体,配送中心的配送额将占到菜篮子商品销售总额的40%以上。“十一五”期间,供应给宁波市民餐桌的菜篮子商品将更多地体现“净菜化、包装化、品牌化”。进入批发零售市场的菜篮子商品将力争净化程度达到90%以上,而且肉类产品推行预冷肉供应,“冷鲜肉”将逐步推广,禽类集中宰杀,形成肉禽类产品与生鲜超市相匹配的加工销售绿色冷藏链,并加快培育我市15家特色绿色菜篮子商品基地。
另外,“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构建覆盖市级、县(市)区级、主要集镇三级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并建成完善四大行业检测网点:在蔬菜基地的农药残留检测点、在生猪屠宰中心的“瘦肉精”检测室、在豆制品厂调味品厂的检测室和分布于配送中心、菜场超市的蔬菜水产品检测点,构建一张由田头乡间到城市家庭餐桌的“安全监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