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残疾夫妇到宁波市区卖瓷砖走出致富路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6-11-06 08:50:21

  中国宁波网讯 回首往昔,袁国良总结出一句话:“很多时候,路不是自己选的,而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出来的。”图为袁国良和孙秀玲。记者王增芳摄

  8年前,一对残疾夫妻来到宁波市区,他们一无所有,为了生存甚至沿街乞讨。8年以后,他们在建材市场拥有了200多平方米的门店和仓库,成为品牌瓷砖的代理。袁国良、孙秀玲这对患难夫妻,用自己不方便的腿,走出了一条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的创业之路。

  车祸打碎曾经的厂长梦

  袁国良的老家在象山涂茨镇,小时候家里穷,他只读了3年书,16岁开始学修船,先后做过船匠、桶匠、海产品商贩。1985年,袁国良开办了象山第一家民营食品厂,他做糕点的独到技术一度吸引了当时的国营厂来取经。当时,袁国良一心想把他的民办小厂办成全市知名的食品厂,但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打碎了他的厂长梦。

  1986年12月的一天,在给客户送货的路上,袁国良的面包车与迎面驶来的一辆卡车相撞。他在医院里整整躺了17天,走下病床的他,右腿残疾,右肩锁骨骨折,右手使不上劲,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

  厂长做不成了,袁国良又变成了一个打工仔。休息了不到一年,他就拖着一条腿在江苏、浙江各地打工。在无锡打工时,袁国良认识了一位腿脚不便的残疾姑娘孙秀玲,相同的命运使他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后来,两人开始做针织、面纱生意,但由于经营不善,亏了10多万元。先做打工仔然后自己开店

  1996年,袁国良和孙秀玲两人来到了宁波,手头上只剩下700元钱。无路可走的袁国良卖起了水产,由于不懂行情,每天都有很多水产卖不完坏掉了,到最后连本钱也快亏光了。后来,袁国良看到建材市场招聘销售人员的广告,一位台湾老板开的店里需要业务员。袁国良跑去应聘,没想到竟被录用了。

  “那时候真是苦啊!我在瓷砖销售上一点资源都没有,腿又不方便,每天都要骑车或走很远的路到处找业务。”袁国良回忆道。那时现代装潢市场刚刚开办一年,知名度不高,生意不好做。

  但是,袁国良坚信建材市场肯定会随房地产业的发展而红火起来,他拼命积累经验和客户,两年之后离开了那家门店,与朋友合伙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地点还是在建材市场。又过了4年,袁国良自立门户,投资20万元开了一家门店。常常忙到下午4点吃中饭

  当时,好的经营位置早被其他商户抢占了,袁国良拿到的门店位置比较偏,妻子孙秀玲捏了一把汗,担心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又打了水漂。袁国良觉得,只要价格公道、质量过硬、服务上乘,自己就能取得竞争优势。刚开始的时候顾客很少,店堂里摆放的瓷砖样品也不多,有时和客户谈好价格后,袁国良还要到代理商那里拿货再卖给客户。每天接单、拿货、发货……袁国良就这样赚取着极少的差价。

  “生意刚起步时,我们就住在店里,条件很差,夏天在瓷砖上铺张席子就是床。卖瓷砖利润也很薄,但薄利多销,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凭着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和代理商的良好关系,门店开张后生意十分红火,袁国良和妻子,再加上请的一个帮手,3个人经常忙不过来,中饭常常要忙到下午4点才吃,每天很晚才收工。主动出击接工程做大生意

  除了坐等生意上门,袁国良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了一些工地,千方百计地向工程单位推荐自己经销的瓷砖。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夏天,袁国良接到一个酒店的电话,让他一同去考察瓷砖品牌,这意味着他推销的瓷砖很有可能会被选中。最后,袁国良拿下了这一单,销售额有50万元。

  2000年下半年,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袁国良开始考虑做瓷砖品牌代理。袁国良感觉佛山有种瓷砖质量不错,一旦大批量进入市场,销售前景肯定好。他立刻联系厂家,如愿拿到代理权。随着厂家新产品的频频推出,袁国良的生意做得更大了。

  当了11个孩子的“爸爸”

  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的老袁,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很乐意帮助弱势群体。2000年,象山一位朋友出海捕鱼不幸遇难,留下了一个年仅9岁的女孩子。袁国良得知此事后,决定资助这名小女孩上学,这是老袁结对的第一个孩子。他说,自己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吃了不少亏,所以他不忍心让孩子再因贫困而辍学。

  这几年,经朋友相托、单位介绍,老袁陆续资助了11名家庭遭遇不幸的学生,其中有两名是孤儿,每年在这方面开支近5万元。袁国良平时经常与这些孩子联络,孩子们个个都亲热地叫他“爸爸”。现在,最大的孩子已经读大学了。记者薛智谊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