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海双峰小学早当家的孩子期待爱心浇灌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6-11-06 13:33:32

  9个学生一个班

  中国宁波网讯 我们的城市以爱心为骄傲,我们的记者以报道爱心而自豪。然而,在我们盛享城市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在城市的周边,在一些山坳里,还有这样一些贫困的孩子依然需要爱心的浇灌。我们的这次爱心寻访还得从本报今年夏季开展的“边界乡村行”开始,双峰小学正好是本报边界乡村行经过的一个点,孩子们的努力和他们家庭条件的艰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这是同行记者共同的心声。最近我们联合一家爱心企业和慈善机构一起,走进了这所山区小学,丰富了孩子们一年的小饭桌。在11月8日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再次走进了这所山坳里的小学,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来引起更多人对身边贫困儿童的关注。

  姐妹俩在凳子上做作业

  最小的一个班只有9名学生

  宁海双峰小学处于甬绍台三地交界处,离宁海县城约20多公里的蜿蜒山路。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有着500名左右中小学生的乡中心学校。随着山里人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双峰合并到宁海黄坛,学校的初中部合并到城关的一所中学后,学生数量剧减,现在全校只有80名小学生。家庭条件稍微好些的也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了,留在山里就读的都是一些家境相对贫困的孩子。今年9月新生开学,一年级只有三名学生报名,因为人数实在太少,一年级课没有开。所以现在学校仅有五个年级。现在的二年级也只有9名学生,是全校人数最少的班级。

  学校的师资也相对欠缺,全校10名教师,50岁以上的教师就有5位。年轻人都不太愿意跑到这么远的山区来教书。51岁的校长胡大红是双峰人,可以说目睹了学校的整个变迁,“全校只有80个学生的小学现在全宁波也恐怕难找了……”

  胡校长介绍,全校80个学生中,住宿的有43个,女同学居多,有27人。这些孩子住的村子离校远,每周回去一次。为了节约一点,学生们多数从家里带菜吃,咸笋、咸菜,孩子们的营养比较差。社会上也偶尔有一些爱心捐助,给孩子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可如今天气冷了,孩子们的被子有点薄,不少孩子连一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还有几名学生常常因为车费没有不能准时来学校。“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呀。”胡校长很感慨地说道。

  爱学习的姐妹俩做家务也麻利

  11月3日,星期五,这一天下午是全校学生都可以回家的日子。娄觅和娄艺小姐妹是住校生,放学的铃声响了,10岁的娄艺并没有开心地要回家的样子。这一幕正好被校长看见了。“是不是没有车费回家了?”娄艺没有直接回答。校长告诉记者,娄艺10岁,三年级,12岁的姐姐娄觅五年级了。两姐妹成绩都还可以,可是这两个孩子好多次都没有按时上学来。老师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家里拿不出车费。

  小姐妹俩的家本来在双峰的王家染村,车子不能直接到村子,到她家还要走上好长一段的山路。娄觅告诉记者,老家的房子塌了,爸爸到宁海城关附近的一个地方去养猪了,但爸爸一直没有积蓄下来钱,姐妹俩的学费还欠着学校。因为家境贫困,前两年,妈妈和爸爸吵了一架后就再也没有回家了。妈妈走了以后,姐妹俩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帮着爸爸干点家务活。娄觅说,她最害怕冬天了,天气冷,爸爸的衣服太大了不好洗,一件衣服要分好几次洗。手实在太冷了,她就套着妈妈以前洗衣服留下的橡皮手套继续洗,可是手套实在太大了,套上后就摸不到衣服了。

  在征得学校和姐妹俩的同意后,记者把她们送到了家中。在小姐妹的指引下,我们在宁海城郊找到了她们生活的家。然而,记者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那是一个用破旧的油毛毡搭的棚子,前一间是厨房,后一间搭了两张简易的床铺。爸爸不在,邻居说外出买猪饲料去了。一放下书包,姐妹俩边招呼我们坐下边忙开了。看到满地垃圾和灶台上没有洗过的碗,两人自觉分工,姐姐洗碗,妹妹扫地,然后一起整理。

  家里除了一张小小的餐桌外,没有多余的桌子。爱学习的小姐妹俩哪里可以做作业呢?正在记者纳闷时,两人已经麻利地干完了家务,一人搬了一条凳子,趴在上面做起了作业。姐姐娄觅说,抓紧把家庭作业做完了,双休日可以空出来帮爸爸做点别的事情。路过的邻居看到姐妹俩回来,一直不停夸这两个孩子“懂事”。记者问姐妹俩会不会责怪爸爸没给好的条件,“不会,习惯了……”12岁的娄觅平淡的回答,让记者甚是吃惊。不过,一提到妈妈,娄觅天真的眼睛里有泪水在打转,她抿了抿嘴,还是把眼泪收了回去。

  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

  何亚倩是双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记者刚到学校采访时,无意中看见她正在问同学借作文书看,一问才知道,她还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她告诉记者说,她最爱看作文书了,也很喜欢看别的一些课外书,可是她还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

  何亚倩的家在逐步村,父母都是当地农民。每个星期回家一趟,家里给她5元钱,这5元她有时候饿了买点零食,剩下的买点学习用品。何亚倩说她最希望能有一本自己的作文书了。她很喜欢语文,她希望以后长大了可以当一名乡村老师,像她现在学校里的老师一样。

  长这么大了,何亚倩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宁波,是一个以前和他结对的叔叔带她去的,她到今天都很难忘。车费太贵了,她说宁海她也才去过一次,那一次,是表哥带他去的,还吃了肯德基,很开心。所以回来后,她学习更努力了,她希望长大后自己赚钱了可以带爸爸妈妈一起去城里吃肯德基。

  12岁的石娜娜是五年级的小学生,爱好广泛。山里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兴趣班,看书是她最大的爱好。作文书、故事书、漫画,她都看,有时候也问老师借些课外书看。可是,这些课外书都太贵了,不舍得买。石娜娜说,爸爸妈妈就靠卖点毛竹和笋来维持日常开支,很辛苦,不能随便问爸爸妈妈要这要那。

  在采访时,石娜娜很腼腆地走到记者面前,告诉记者说,她长大后很想成为一名有爱心的记者。记者感到好奇,问她原因,她说,以前她就有这个理想了。后来看到我们几次来采访,她就更加坚定了。她还说,如果当不成记者,也要成为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山里的孩子这样淳朴地描绘着自己的未来,也感念着对他们帮助过的人们。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