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唐慧卿鄞州记者站章燕飞)来甬打工的湖南籍党员张周在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做暂住证时,在“政治面貌”一栏里郑重地填上了“中共党员”。他说,出门打工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主动亮明党员身份。
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组织工作的难点。今年年初开始,鄞州区采用“查、建、联、管、用”五步工作法,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并提出了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全区实现“100%流入党员纳入组织管理,100%流出党员建立经常联系”的“双百”目标。
鄞州区依托区公安分局的“外来暂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网络和遍布全区的近1000名外口协管员队伍,对全区59万外来暂住人口进行了重新登记,在登记表中增设“政治面貌”一栏,排摸掌握外来流动人员中的党员数量、居住地、联系方式等具体情况。目前,已查明区外流入党员2556名,是原来掌握的5倍。
在摸清底数后,组织部门建立了区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即时向镇乡(街道)传递流动党员信息,使各镇乡(街道)可以随时掌握本地流动党员的最新情况。镇乡(街道)则依托党员服务咨询中心,普遍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同时落实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各镇乡(街道)每一二个月组织一次流动党员学习、每季一次对流动党员进行走访,切实加强对流入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在各自行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流动党员的“查、建、联、管、用”五步工作法,有效消除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盲点,使一大部分流动党员纳入到党组织管理之中,并做到了知其数量、知其去向、知其现状,有效地实现了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
各级党组织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关爱相结合,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和联系,使他们增强了光荣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少“口袋党员”、“隐身党员”主动向党组织表明身份并理顺关系。
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前全区有超过20家的非公企业新建了党组织。
与此同时,流动党员的作用得以发挥。钟公庙街道在建筑工地党员中建立了两个流动党员支部,如今45名流入党员个个成了治安信息员,协助公安部门做好工地的治安工作,使工地治安情况有了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