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琼王芳谢善实
昨天是全国第七个记者节,我们把那些每天采访着别人的“老记”们纳入了采访目标。在探寻着一个个感人报道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的同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记者们工作时那火一般的激情,和他们心里头那沉甸甸的责任感。
一位好干部的真情震撼了宁波人的心灵,我们噙着眼泪用文字为英雄筑起丰碑
2005年2月20日,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老共产党员王延勤因病辞世,近千名残疾人纷纷聚集在灵前,悲痛送别。23日,宁波晚报率先报道了这一消息。28日,宁波日报推出长篇通讯《真情铸就的丰碑》,报道了王延勤的先进事迹,并在随后的七天里又推出七个报道专版和三个时评专版,以共计上百篇报道的规模进行了一次感人肺腑的报道。
日报记者唐慧卿是王延勤报道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和主题通讯的执笔。在追悼会现场,唐慧卿采访了肢残人张佩珠。张坐在轮椅上,唐慧卿便很自然地蹲下来采访她。就这一蹲,拉近了唐慧卿和张佩珠的距离,也拉近了记者和残疾人的距离。在追悼会会场,残疾人哭了,唐慧卿也哭了。于是,残疾人把唐慧卿当成了“自己人”,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唐慧卿,还告诉她任何时间都可以采访他们。
后来,王延勤的这组报道荣获2005年度浙江省好新闻一等奖。回忆起这组报道的采写过程,唐慧卿说:“王延勤的真情震撼了宁波人的心灵,我们是噙着眼泪写完报道的。”
我们呼唤爱心,更被充满爱心的宁波市民所感动
2005年6月26日,宁波晚报刊出了青海省乐都县女教师罗南英在患白血病后写给儿子的四封信,此事经宁波晚报深入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热心的宁波市民纷纷向罗南英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5年6月初,宁波晚报副刊部推出了“给孩子一封信”的话题征文。6月中旬,晚报副刊部收到了一组特殊来稿,是一位患白血病的母亲给三岁孩子预留的信,作者叫罗南英。副刊部编辑认识到,那可能会是一组很能打动读者的信件。于是整整一个版面,《让爱穿越时空成为永恒———一位重病母亲给孩子预留的信》见报了。与此同时,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使他们纷纷解囊。于是罗南英有了第一笔捐赠款———1000元人民币。
罗南英的信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被罗南英的母爱打动的读者纷纷来电话,最多一天来电数量达到400多个,大家要求捐款帮助这位充满母爱的年轻女教师。晚报编辑部决定,将报道从副刊版转移到头版,同时组织新闻热线部记者杨静雅等组成专门的报道组,深入采访,对这一事件进行大篇幅的报道。
报道的影响越来越大,2300名宁波市民在6天捐了60万元人民币,晚报的记者们则充分感受到“宁波是一座爱心城市”。
记者们呼唤着爱心,更被充满爱心的宁波市民所感动了。从一个人到一万人,甬黔携手延续着宁波人的爱心故事,我们用新闻阐述了爱心宁波的内涵
从北仑工商干部张义恩一个人的爱心助学开始,到北仑人90分钟结对千余名贵州贫困学子,再到今年8月19日上午在全市掀起的“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的高潮,宁波这座文明城市的无限爱心充分显露。
今年7月,宁波晚报记者杨静雅、顾霄扬、龚国荣两次深入贵州山区采访,为即将于8月19日举行的全市性万人助学贵州贫困学子活动摇旗呐喊。在贵州采访可不比在繁华的都市,晚报的记者们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前往采访地点,有时下了车来回也得走一个小时。在艰苦的条件下,采访组发回了大量感人的报道。
8月4日,宁波市扶贫办、宁波晚报和宁波电视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甬黔携手·万人助学”活动将于8月19日上午在天一广场举行的消息后,宁波市民捐助贵州贫困学生的热情高涨,仅三天时间,就与300名贵州贫困学生结对。
8月19日,上万名贵州贫困生被宁波市民抢助一空,我们的记者则用新闻阐述了爱心宁波的内涵。
16个姑娘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旅客,我们从中感受到时代的精神
一个小小的服务窗口,一群看上去很平凡的年轻人,一些说起来也不那么惊天动地的小故事,为何让成千上万匆匆而过的旅客感动不已,三年间写下了近1.5万份发自肺腑的表扬留言(含感谢信)。今年9月20日,宁波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通讯《万千感动在旅途》,介绍宁波汽车南站3561服务班的事迹。同日还在第四版整版推出题为《千言万语,只为那瞬间感动》的特别报道,之后又连续6天以整版篇幅推出3561服务班系列专题,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回忆起这次采访,宁波日报工交部的记者说,“感动我们的,必定能够感动读者。”
首先让记者感动的是那15116封表扬留言和感谢信。在这个写信的人越来越少的年代,要主动写上一封感谢信是很难得的。3561班的服务对象都是来去匆匆的旅客,能在短短的候车时间里打动15116名旅客并为此写下表扬留言和感谢信,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记者邓少华把旅客们的信带回来细细翻看,头天晚上看到十一二点,第二天早上五六点钟起来再看。看着看着,一幕幕场景还原了:“中风偏瘫老人上厕所不方便,服务员想尽各种办法,最后用尿不湿解决了这个难题”、“瘦弱的姑娘连拖带拽把三位残疾人和他们的轮椅送上火车”、“碰了无数个钉子,终于帮老人从其他旅客手中换到了合适的车票”……
在被3561班的故事感动的同时,记者们不禁心生疑惑:是什么力量促使姑娘们那样去做?是什么力量让姑娘们在这个酬劳微薄却繁琐劳累的岗位上坚持了下来?面对记者尖锐的提问,姑娘们的回答一如她们的行动般平实:“因为我们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快乐。”在汽车南站这个服务窗口里,记者们找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助人为乐的精神,这正是这个时代所呼唤的精神。
“3561”的报道感动了整个宁波,而且就在前不久,3561班16位姑娘成为“浙江骄傲”———2006年度最具影响人物评选活动的候选人。热爱和贴近,我们这样报道“三农”
从今年年初开始,宁波日报新农村建设报道拉开帷幕。农村部的记者们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推出了“村企结对建设新农村”、“致富新说”、“走进欠发达村”等一系列报道。
谈起如何做好“三农”报道,有着几十年报道的经验的老记者、农村部主任陈康法和该部的青年记者罗涟浩,在强调的重点上产生了分歧。陈康法强调“热爱”,他说,“跑农村的记者必须关注农业、热爱农村、关心农民,要努力为农民解决问题!”而罗涟浩强调的重点是“贴近”,认为应该与农民进行“心贴心”的交流,通过交流理解农民,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从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报道好“三农”,才是记者的第一要务。
两代记者的不同理念在碰撞中融合,形成的共识是:记者一定要进村入户。在这种认识下,农村部的记者们走到村里、走进农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象山后山胡村,记者王量迪到一户户最穷的农家入户采访;春节期间,记者朱军备数次前往鄞州区湾底村采访,几易其稿……在深入采访中,一个个先进典型被推出,一个个问题也被发现。
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咨询专家,农村部的记者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新农村建设,穷村也能有所作为。于是,报道的方向指向了“欠发达村”这个盲区,“走进欠发达村”系列报道与读者见面了。之后,报道过的十一个欠发达村,有十个已落实了帮扶单位或帮扶项目,已经落实的帮扶资金有68万元;通过日报的宣传报道,村企结对也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收到很好的效果。谈起这些,陈康法和罗涟浩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热爱与贴近,殊途同归。
建设者用创新精神建造世界第一跨海大桥,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魂”
今年3月中旬,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发布了一个好消息:计划2008年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两年零4个月,以47%的工期完成了60%的工程总量。大桥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已基本攻克。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重大技术难题都是大桥建设者通过自主创新攻克的。这一过程中取得的250多项创新成果,创造了多项国内乃至世界第一。
宁波日报经过精心准备,在3月28日推出主打通讯“中国魂打造世界第一桥”,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29日开始,又以专版形式推出了6个有关杭州湾大桥自主创新系列报道,还推出五篇系列评论员文章,在全市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在这组报道中,最初的主题只局限于技术创新。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们感到杭州湾大桥自主创新并不局限于技术创新,杭州湾大桥是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建造大桥体现的是中国的造桥水平,打出的是中国的品牌,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如果能够跳出宁波人视野,把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写出来,意义就更大了。
由宁波日报工交部组成的专题报道组成员认为,杭州湾大桥之所以有今天的创新成果,是因为建设者有超人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而支撑这三样东西的则是深深熔铸于炎黄子孙血脉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回顾这组报道的写作,“老记”们说,建设者用创新精神建造世界第一跨海大桥,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魂”。
关注我们的环境,关注我们的山江海
环保,二十一世纪世界的主题;生态市建设,近年宁波的工作重点。如何将这样的重大主题传递给更多的人,如何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接受?怀着这样的目的,东南商报的大型新闻采风活动“环保·故乡·山江海”出台了。先后历时三个多月,30余名记者发稿300余篇,一千五百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十万多名读者参与投票活动……新颖的活动和报道方式,让许多人深深记住了“环保”二字。
“重大主题+时尚活动+良性互动”,这是“山江海”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东南商报副总编许雄辉作出的概括。追求创新的商报新闻人近年来策划不断,这一次,他们把户外运动这个时髦的玩意儿引进了采访报道。这个创意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消息刊出第一天,就有500多名读者报名,要求成为探访山峰的志愿者。
在探访的第一线,志愿者们对环保的热心、对家乡的爱,也让带队的记者感到责任重大。他们充分发挥着创造力,讨论路线、细化方案、提炼主题,这是每一次必做的功课;爬山遇到飘雪花,出海遇到刮大风,乃至到了目的地发现原定山峰根本上不去,这样的意外也时时出现。记者们除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自找麻烦”:在山下发现一家造纸厂,来个“突击检查”,看看它的排污情况;在路口听说那个村子有特色,立马奔赴采访,写出一篇生动的“乡村发现”。参与报道的记者林伟说,“我们一直在‘发现’。”而记者苗军生最为自豪的则是,通过记者们不断的新发现和新报道,“三江是宁波人的母亲河”这一概念得以深入人心。
两获中国新闻奖背后的故事:用我们的评论引导主流舆论
今年6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宁波日报的《明州论坛》“浙江省新闻名专栏”奖牌。这块闪光的奖牌凝结着宁波日报评论工作者20年来的心血,当然也有高级记者张登贵同志的功劳。张登贵,这位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老报人,虽已到退休年龄,但依然笔耕不辍。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著,一名地方报纸的评论工作者也说要“再反一次党八股”是需要胆魄的。凭着对大大小小的八股式的新闻报道、领导讲话、机关公文以及会议中的八股现象的深刻思考,张登贵认识到这样的八股现象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促使张登贵动手写了这篇评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刘保全认为,这篇评论“对促进新闻宣传改革和转变机关作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张登贵曾患重病。到2005年5月差不多已经有一年没有写评论了,但他的脑子还不时在考虑着时评的题材。他在思考着环境污染的问题。难道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应该置环境问题于不顾吗?答案是明确的,但新闻评论总得有个由头。过了半年,他在浙江日报上看到很小的一篇关于浙江省统计局发布《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新闻。由头来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这是稍纵即逝的机会。张登贵立即动手写出了稿件。成稿当然费不了多少时间,全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背后是整整半年的积累。
说起两次中国新闻奖背后的故事,张登贵说,作为党报的评论员,就是要用理性思考生活,用我们的评论引导主流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