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在平摊的画纸上,描绘着烧焦的书页、撕毁的半幅扇面和残缺的佛经拓本等,看上去杂乱无章的“文化碎片”之间严密无隙,乍一看,像是有人把书房废纸粘到了纸上,其实是画家用工笔精心描绘出来的。这种名唤“锦灰堆”、在民间颇有口碑的画作,湮没于世已有多年。日前,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专家终于在镇海收藏家马培华手中见到了这一画苑怪葩。
据民间资料记载,所谓“锦灰堆”,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上去像是字纸箩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箩”。
据新编《镇海县志》“人物传”记载,郑达甫(1891~1956年),镇海浦镇十七房郑氏人,他“家贫少孤,在家乡小学任教,性喜绘画,尤擅临摹”。20余岁时到慈溪一店铺司账,后来到了上海,靠卖画为生。
当时上海有个福建商人杨渭泉,好笔墨而不善画。他结识了郑达甫后,便使了个移花接木的歪招,干脆延留郑达甫在家,专门为其代笔作画。而郑达甫此时生活窘迫,有人邀他代笔,自是欣喜。
有了稳定的代笔人,精于谋划的杨渭泉,便以自己的名义大登广告,吹嘘自己工于绘制“锦灰堆”。每幅画出售所得利润,杨郑二人六四分账,郑达甫还要自费购买笔墨颜料等。这种奇怪的合伙生意一直做了20来年,杨渭泉一直坐享名利。后来战乱一起,失去了绘画生意的客源,郑达甫成了“废角料”,杨渭泉便毫不留情地把他赶了出去。
因此,目前在古玩市场中流通的工笔绘制“残画”,凡落款为“古闽杨渭泉”的,皆是郑达甫的旧作。
郑达甫被迫回家后,不得已只好以打柴、卖烧饼讨生活,此时他仍坚持画画。解放后,这段隐秘被人捅破,他所绘“锦灰堆”被邀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首次回归主人名下。郑达甫也随即被上海市文史馆聘为馆员,受到人们的尊敬。
“锦灰堆”起于元,盛于清末,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鼎盛。解放后,“锦灰堆”艺术由于游戏味太重而渐受冷落,日趋萎缩,终成绝响。
镇海收藏爱好者马培华,从十七房附近的农家收得该幅“锦灰堆”,画作高65厘米,宽40厘米,奇怪的是没有落款。
在这幅画上,多为唐诗纸片、唐抄、拓片和文物杂件等物品,中部有一残曲扇面,扇面上画着5名活泼可爱的儿童,骑着马灯,手拿竹子做的鞭子,唱着“马灯调”,跳着“马灯舞”。这是郑达甫吸收民间习俗而创作的,毫无临摹痕迹,孩童神态栩栩如生。五童象征多子多福,五马象征富贵,线条勾画流畅,色彩朴实自然。画面右下角有一残缺仕女图,坐在花格棂窗下弹着琵琶,仕女脸色虽带艳姿,但并不高兴,实际上这是一名卖唱姑娘。据说,郑达甫一次去苏州,亲眼看到了唱评弹的这名女子,在创作时,就把她绘入画面以示怀念。
经文保专家初步鉴定后,确认它为郑达甫真迹,存世在60年以上。(胡晓新洪余庆陈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