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见习记者刘德孙美星通讯员余研)自从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被曝光后,我市的多宝鱼销量也一落千丈。宁波工商部门巡查人员昨日对辖区内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菜场里的多宝鱼已为数不多,部分市场已经撤柜。
考虑市民安全尽快撤柜
据了解,多宝鱼原是宁波人很喜欢吃的鱼类之一,但自从上海查出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严重之后,我市的多宝鱼销量一直不佳。
江北工商分局甬北工商所的执法人员昨日在检查中发现,市场中的多宝鱼很难确定产地,从市民安全角度考虑,执法人员还是要求相关经营户尽快撤柜。经营户也纷纷表示愿意主动撤柜:“反正也卖不出去了,还不如撤下。”
水产市场已经主动停售
昨天下午记者在大世界水产市场了解情况,发现市场上已不见多宝鱼的踪迹。在永斌活海鲜行记者看到,曾经存放着多宝鱼的水箱里已经换成了左口鱼、十八梅等别的鱼种,海鲜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天下午,他们就把所有的1000多公斤多宝鱼撤下了柜台,暂时寄养在郊区的鱼塘里。大世界水产市场蒋经理告诉记者,市场原有3家从事多宝鱼批发的商铺,前天市场已通知各经营户暂时停售。
江东水产市场有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以前市场上只有少量的冰鲜多宝鱼销售,主要来自欧洲,每个月的销量只有200多公斤。从上周六起,市场已经不允许销售多宝鱼。
-相关新闻
市民最注重“吃得安全”
近期,宁波市城调队在宁波11个县(市)区对2200户居民开展了“宁波市食品安全工作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的食品消费理念从传统的价格优先向安全优先转变。
调查表明,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中,对于食品的安全、价格、品牌和包装标识这四大因素,最为关注的是食品的安全,占64.5%;其次是品牌,占19.2%;最后两位才是价格和包装标识,关注度分别为8.3%和8.0%。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对于食品标签上的内容,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两项,分别为56.8%和31.6%,两者合计达88.4%;“价格”和“净含量”关注率仅0.3%和0.1%。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更关注食品的品质和安全,价格已不是关键,消费者愿意花多的钱买放心的食物。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食品安全基本满意。其中,表示“满意”的占20.3%,表示“一般”的高达70.1%,另有9.6%的消费者则对我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表示“不满意”。
此外,消费者对我市的食品安全感的评价也持基本肯定态度:觉得“一般”的占了大多数(61.0%),表示“放心”的占27.7%,另有11.3%的消费者表示“不放心”。
“纯天然”≠“绿色食品”
眼下正是市民“食补”的大好时节。“纯天然”、“野生”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类食品包装上,成为商家推销的卖点。但记者昨日从消协部门了解到,这实际上是一种混淆食品概念、误导消费者的做法。迄今为止,在我国的认证项目中,还没有“天然”、“野生”等行业标准,所谓“天然”、“野生”只是宣传用语,消费者不要被误导。
记者昨日走访了我市部分大型超市,在海曙一家超市的食品架上,标注“天然”的食品比比皆是,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5%~15%左右。在一些大米、麦片的包装上还有醒目的绿色、圆形“纯天然”字样,类似于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标志。记者询问服务员“纯天然食品”是什么食品时,对方想了想后说“应该是绿色无害食品”吧。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消费者都认为“纯天然食品”就是“绿色食品”,觉得这种产品质量比较好。
据消协人士介绍,“纯天然食品”与“绿色食品”概念完全不同:真正的“绿色食品”,是经过专门机构批准、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食品。无论自然生长还是人工培育,“绿色食品”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都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标准之内。而“纯天然食品”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食品,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标准。有些“天然”的产品,由于在受污染的地方生长,也不是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