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绝种特色画“锦灰堆”画在镇海露面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6-11-22 09:20:52

  图为在镇海露面的“锦灰堆”画。

  中国宁波网讯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通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这是古人对“锦灰堆”艺术的形象描述。日前,只能在中国书画史中觅到其踪迹、历经沧海桑田八百年的特色画种“锦灰堆”,在宁波镇海一收藏爱好者家中露面。

  “锦灰堆”艺术属于国画艺术工笔类的特色画种,相传始于元初,后日趋萎缩,清末再次盛行直至民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鼎盛,当时工笔绘制“残画”的代表人物是落款为“古闽杨渭泉”的宁波镇海人郑达甫。解放后,该画由于游戏味太重而渐受冷落,几乎绝迹。据悉,自上世纪60年代起只有江苏泰州书香世家的钮传礼老先生(本世纪初已过世)默默孤传,全国书画界竟然没有第二人绘该画。

  记者在镇海见到了这幅已成绝艺的宝贝。那是一幅约长70厘米、宽40厘米的宣纸画,上用红、黄、蓝、灰、咖啡等10多种色彩,画着残缺的碑拓、焦黄的书卷、破损的扇面、虫蛀的古画、凌乱的文物等,仅各种书简、碑文等的字体就有颜体、楷体、隶书、大篆、小篆、魏碑、馆阁体等20多种,好象打翻了字纸篓、废纸碎片散落一地的瞬间被定格在画面上,难怪“锦灰堆”古时又被称之为“断简残编”、“打翻字纸篓”和“拾破画”等,真是画如其名,活灵活现。

  镇海区收藏协会秘书长洪余庆告诉记者,“锦灰堆”艺术看似杂乱无章,信手拈来,其实也有章可循,它的另一画名“拾破画”生动形象地一语道破了天机。据史料记载,“拾破画”是江苏泰州一带的叫法,这里的“拾”既是量词,又是动词。起初“拾破画”限10种糗子(古时对画的素材称呼,即上述被火熏、虫蛀、水渍、撕裂的破卷残书,以及公文、私札、契约等)荟萃而成,故谓“拾破画”。此画盛行后新添了具有考古价值的“博古”(远古朝代的地下出土文物)等新糗子,使“拾破画”提升到“二十破”,最多突破20种。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临摹能力,对各种书画题材均很熟悉,胸有糗子,方可作画。

  画主人马培华介绍说,此画是他在镇海浦镇的宁波名门望族———郑氏十七房附近的村落农家发现的,觉得此画好奇便收藏了,画上没有落款。经文物收藏专业人士结合《镇海县志》初步鉴定,认为是郑氏十七房人郑达甫所作,距今60年以上。

  鉴定的依据首先是因为郑达甫“性喜绘画,尤擅临摹”,抗战爆发前曾在上海20来年“卖画为生”,为人代笔“锦灰堆”,署他人“杨渭泉”之名,估计他对落款署名十分看淡,才会干脆不署名,而不是本世纪初才过世的钮老先生,任何画作的落款署名都清清楚楚;其次,郑达甫性喜以画馈赠亲友,至今,郑氏十七房80多岁的郑老先生还记得当时郑达甫亦曾送画给他家,而此画正是在郑氏十七房附近发现的;第三,画上绘有宁波的民间习俗———走马灯,且毫无临摹痕迹,可见此人对宁波的民风乡情了熟于胸;第四,画上有一题着“君宜高官”的铜镜,该是新添加的地下出土文物新糗子,可见此画应成在鼎盛期,而当时郑达甫的绘画水平是首屈一指的,从画的发现地在宁波来看,应是他抗战开始被迫回家乡时期所作;第五,据说郑达甫一次去苏州,对一评弹女子印象深刻,而该画上除一残曲扇面上有5名活泼可爱的儿童正在骑马灯、举竹鞭、跳着“马灯舞”外,还绘有一坐在花格棂窗下虽面带艳姿、却并不高兴地弹着琵琶的残缺仕女图,这是否就是那位卖唱姑娘,画家把她绘入画面以示怀念?另外,因郑达甫仅享年65岁,于1956年逝世,故与钮老先生后成为我国书画界唯一的“拾破画”绘家也相吻合。

  因“锦灰堆”艺术是在看似胡乱堆积的几何形状中,反映完整的人物典故、社会现实、民俗风情等主题,故能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这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风格画法,而蕴含有西洋印象画派的画风,因此被海外书画界惊叹为奇迹。目前,海外书画界正盛邀我国让“锦灰堆”艺术出国展览。鉴于目前该艺术后继无人的现状,我市部分有识之士提出: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要求,“锦灰堆”艺术是否可申报?

【编辑: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