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见习记者刘德)本月中旬,一场声势浩大的“满就送、满就减”商场促销引来众多市民抢购,但疯狂过后,出现的消费纠纷也不少。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获悉,11月20日至11月22日短短三天,12315接到此类消费纠纷申诉9起,接到促销纠纷相关咨询电话超过20个。
为得赠券进行非理性消费
在一家医院工作的范小姐上周到一家商场“血拼”,选中一双靴子的价格是586元,为了凑足满送的额度,她又挑选了一条价值460元的牛仔裤。此后,范小姐发现这两件商品并不能最合理地利用商场的满送优惠,于是又购买了围巾、毛衣等商品,共花去现金2500多元。回家后,疲惫不堪的范小姐才发现,花了一整晚购买的数千元商品,并不都是自己喜欢的。
工商部门有关人士称,许多消费者缺乏理性,容易对赠券产生盲目热情,导致陷入消费“连环套”中,结果发现其中一部分消费属额外消费。
促销价格竟比原价高
王女士上周末在一家商场购买了一条西裤,标价358元,促销价为315元。但回家后王女士发现,西裤内部还贴着原来的标签,价格为298元。王女士愤而向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商场向王女士退还了货款,赔礼道歉并进行赔偿。
刘女士想给家里添一条被子,商场销售人员极力推荐:“这是95%鸭绒的羽绒被,本来要卖400多元,现在搞促销,才卖300多元”,于是刘女士购买了一条。但刘女士回到家中打开被子一角细心查看,发现里面竟然全是腈纶棉和云丝。
赠券与现金待遇不同
有消费者反映,使用商场赠券,与现金消费待遇不同。不少商品使用赠券须全价支付,而用现金购买却能打折;个别商家逃避责任与义务,对用赠券买的物品不实行“三包”。
针对上述问题,工商部门提醒各商场,在进行各种形式的营销活动时,要多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调整可能会引发争议的促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