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北慈城一位继承了祖传绝活的艺人正在创作。(本报记者摄)
中国宁波网讯 (朱军备钱德祥)近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搜寻天下”栏目组来到鄞州,开展宁波骨木镶嵌专题节目的摄制。
据介绍,宁波骨木镶嵌今年已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波骨木镶嵌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品之一。隋唐时期一直被列为贡品,到清朝中期已享有“图案古朴、奏雕工致,手艺精绝,凡同汉画”的盛誉。清乾隆年间,宁波骨木镶嵌的制作技艺与扬州螺钿嵌、广州象牙嵌并驾齐驱,鼎足而立。现今,在颐和园仁寿堂的侧殿以及乐寿堂内还陈列着宁波骨木镶嵌的茶几。
摄制组表示将精心推出一档介绍宁波骨木镶嵌的专题节目,预定在12月份播出。
近日,记者还走访了几位骨木镶嵌工艺师,他们的讲述,将我们带入一幅幅神奇的画卷。
采访陈明伟是通过电话,他的新作———“梁祝文化”台屏组合橱今年曾在北京展出。这件作品在此前举行的第6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中获得金奖。
这件作品由陆顺法设计,陈明伟创意策划并制作。整组作品由8个单件组成,其中主体台屏长3.15米,高1.12米,是我国最大的骨木镶嵌制品,由16位能工巧匠花了3个月时间做成。
可是,令陈明伟尴尬的是,一部分评委赞叹之余,对宁波骨木镶嵌的工艺过程并不了解,甚至询问是否是画上去的。
的确,骨木镶嵌技艺渐行渐远,如何传承成了老艺人们心头的痛。目前从事骨木镶嵌的师傅仅剩50多人,且大部分散布在农村。
专家指出,通过技术指导,学习这门技艺并不难,问题是没人愿意学。为此,老艺人们整理了许多关于骨木镶嵌的资料,并对骨木镶嵌进行项目开发,准备生产成礼品,使骨木镶嵌工艺重现光芒。
相关链接
老宁波生活中的骨木镶嵌
传统家具:床、榻、衣箱、幢橱、八仙桌等。
生活用品:砚盒、首饰箱、梳头箱、果盒。
建筑装饰:门、窗、凭栏等。
常用题材:人物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片段、生活风俗等。如泥王渡康王、渔樵耕读等。
山水风景:名胜古迹,四时景色等,如西湖十景、桃李佛手等。
花鸟静物:包括花、鸟、虫、鱼等图案装饰纹样,更多见的是传统的纹样组合,如博古、回纹、暗八仙等。
表现形式:分为高嵌、平嵌、高平混嵌三种。(本文部分资料由李臻提供)
来秀秀你家的“传家宝”
有着千余年历史的骨木镶嵌技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编者记得曾在一位朋友家里就看到过它,那是4幅挂在墙上的工艺画,看上去真是精美绝伦。朋友说,那些都是他祖上传下来的。你家里有没有这类骨木镶嵌的“传家宝”,可否拿出来与读者一起欣赏一下?这些传家宝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感人故事,欢迎您通过QQ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