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政府监督企业不遗余力 临港工业注重环保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6-11-30 09:09:50

  镇海区环境监测监控中心24小时监控辖区企业环保情况。记者刘波摄

  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借助港口的优势,临港一带大型工业密集。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监督下,港区各个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是不遗余力,而临港各种园区的“食物链”式循环经济也逐渐开始成型,再加上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系列环保项目的建设,港区工业的环保成就同样令人称道。

  企业篇

  投资10多亿减少排污量

  省市环保部门长期、定期检测结果显示,几年来高达10多亿元的环保设施投入,使镇海炼化在原油加工量增加了两倍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了一半,各项环保指标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且高居行业领先水平。2004年镇海炼化公司成为全国首批8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

  产能翻番排污量下降

  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把环保工作当作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公司环保总投资6870万元,目前各类运行费用每年约2630万元,占公司利润的8%。水是北仑区最紧缺的资源,而发展临港型大工业,对水的需求量又特别大。目前,申洲每天的用水量占北仑区的五分之一左右。作为全国针织行业的龙头企业,申洲在实施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时提出,在产能提高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量保持不变,排污量下降20%。这项工程建成投用后,相当于北仑区新增了一个为20万人口提供生活用水的中型水库。

  经济篇

  构建产业链废资再利用

  构建石油化工的产业链,是宁波化工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纵向、横向两条链推进。纵向链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线,即依托宁波的石化资源和港口优势,以上一个企业的产品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顺流而下的发展,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横向链以大企业的“三废”为原料,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类产品,是资源再利用的主要途径,如利用炼化的脱硫生产硫酸,硫酸生产钛白粉,废酸生产磷肥。

  宁波化工区本着“物流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尽量考虑资源的再利用,能量的回收和资源的节约,使污染物减量化。该园区积极推行企业余热回收工艺,根据企业废弃资源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用热用电的现状,在确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提下,实行热电联产,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再生资源共享保护环境

  进口利用再生资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业内专家概括为“两个保护,三个效应”。两个保护是保护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环境;三个效应是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循环效应,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该产业还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绿色产业之一。座落在宁波市镇海港区的宁波再生金属资源加工园区就是这样一个集管理、加工、污水固废处理于一体的园区。园区建成后,既保证了资源共享,又可保护环境,促进该绿色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篇

  工业固废处置站废物分解

  宁波北仑工业固废处置站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长浦,占地面积约300亩,全期工程费用为1.57亿元。场址三面环山,北面临海。本项目作为宁波市的环保基础设施,被列为2003年浙江省、宁波市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拥有工业固废的收集、运输、贮存、物化处理、焚烧、稳定化/固化、污水处理和安全填埋等处置设施和完善的固废管理、检验、控制系统。在处理时,有机污泥和可燃工业废物采用焚烧工艺,表面处理的废物及重金属污泥采用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废液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可直接入填埋场的工业固废则直接填埋。对于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处置的危险废物,存放于暂存库,以便和其他处理处置站进行废物交换或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

  垃圾焚烧发电厂变废为宝

  将于明年投入运营的镇海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总投资2.1亿元,日处理垃圾能力为600吨,一年可处理生活垃圾21万吨,发电1亿多度。垃圾焚烧发电厂是镇海区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关键所在。镇海区现在每天产生垃圾400多吨,其中大部分为生活垃圾,多年来一直采用“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目前填埋场已趋于饱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不但解决了生活垃圾的出路,而且能够变废为宝用于发电,很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要求。

  记者蒋继斌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