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11月30日报道 前几天在阳明街道北郊村采访,有几个数字吸引了我们:北郊村的外来人员已有13000多人,是本村常住人口的二倍多;虽然外来人员不断增多,但是村里的社会环境、治安状况越来越好,外来人员和当地村民和睦相处,今年7—10月全村发生刑事案件8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0%。正当我们疑惑之际,村党总支书记鲁炎岳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以外管外”是一个重要原因。
北郊村是个典型的城中村,舜宇、大丰、西摩、江丰等众多规模企业和中国塑料城都坐落在该村,村内中小企业有180多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外来人员的大量增加,在促进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日常管理及治安安全带来不小的压力。曾有一段时间,村内刑事案件高发,村民们为此常提心吊胆。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外来务工人员建设第二故乡的积极性,让新老北郊人携手共进,建设和谐村庄,成了摆在街道和村管理层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今年7月,作为街道创新外来人员管理服务的一种探索,该村成立了“新北郊人管理服务站”,招聘的15名工作人员中,有5名就是来自安徽、四川、贵州、河南等地的新北郊人,北郊村开始“以外管外”的尝试。
我们在新北郊人管理服务站采访时,碰到了刚刚冒雨巡逻回来的安徽籍工作人员张永。谈到“以外管外”的优点,张永深有体会:外来人员来到异地他乡,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找住处找工作总感到不便,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一时也会有隔阂,这时他们内心迫切希望有“老乡”的帮助,“以外管外”的管理、服务模式也正适应了他们的心理需要。
服务站5名来自外地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语言、文化相近的优势,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走访出租房,与外来人员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根据外来人员的要求,服务站及时收集出租房源、招工等信息,上墙公布。工作人员还深入外来人员集中的单位进行现场办公,以方便外来人员登记、办证。当了解到有的外来人员初来乍到,经济拮据,支付办证费用有困难时,工作人员干脆自掏腰包为他们垫付……一系列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举措拉近了管理者与外来人员的距离,外来人员有困难往往首先就会想到服务站。服务站对全村外来人员的情况也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让不法分子无机可趁。曾有一名网上逃犯混杂在北郊村外来人员中,被及时发现后,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陪同我们采访的阳明街道综治办副主任冯肖筱告诉记者,服务站成立和“以外管外”管理措施的推行,使外来人员中的一些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及时的化解。她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几名河南籍和四川籍的年轻人因为丢失一只手机而产生误会,双方互不相让,准备持刀斗殴。服务站工作人员获悉后立即赶到现场,以管理者加“老乡”的身份,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同时帮助失主查找手机,及时阻止了这场纠纷。工作人员的记事本上,这样的事例我们还看到了很多。
当前冬季来临、年关将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说,根据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他们正准备调整巡逻时间,以保持案件低发的良好势头,努力为新老北郊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本报记者徐千金素莲陈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