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见习记者庞锦燕通讯员刘海连)爷爷和大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父亲曾在部队服役,所在的部队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如今,海曙大沙泥街78弄这户普通家庭的第三代人、市汽配公司适龄青年左巧波主动参加征兵报名,并被确定为北京空军天津总部的新兵。祖孙三代报国从军,被传为佳话。前天,记者来到这户不平凡的人家,听小左的奶奶和父亲讲述发生在不同年代的从军故事。
爷爷和邱少云是战友
“咱家要出第三代兵啦!”今年74岁的左奶奶笑开了怀。她说,左家人的老家在江苏宿迁县的左家庄村,她丈夫左保同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一家人开始定居宁波。
说起左保同从军的缘由,还得从左巧波的大爷爷、也就是左保同的哥哥左保礼瞒着家人偷偷参加八路军说起。1940年,国民党部队在农村拉壮丁,农村青年大都被抓入伍,当时16岁的左保礼看着情形不对,偷偷瞒着父母逃出左家庄,参加了八路军。左保礼1941年7月入党。1941年9月到1954年1月,他先后在新四军四师九旅、华东二纵九旅、二十一军担任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参谋等职。受兄长的影响,1948年,左巧波的爷爷左保同刚满18岁,就在华中地区入伍,参加了解放战争。左保同1954年入党。朝鲜战争爆发时,他和英雄邱少云是一个排的战友,他们一起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前线作战。
左巧波的父亲左大勇还补充说,他父亲左保同和英雄邱少云是同个排的战友,但父亲生前却很少提起。父亲生前讲述最多的还是攻占一江山岛时的情景。小左的爷爷左保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事,荣立三等功1次,四等功3次。
父亲把针线包传给儿子
踏着父辈的足迹,左大勇1978年入伍,成为左家的第二代军人。当时左大勇身体非常瘦弱,主动报名体检后,自己都不知道身体是否合格。几天后,听说公社贴出的大喜报上有自己的名字,他顿时欢呼雀跃不已。1978年11月,左大勇所在的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退伍后,左大勇来到宁波市邮电局机要科工作至今。
“因为长在军人家庭,锻炼在部队大学堂,我骨子里总有一种对部队的感情,我很有必要再把我的孩子送到部队,让他好好锻炼。”左大勇说。翻看着家里有关报国从军和部队的旧物件,左大勇像在重温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传统。当他找到1978年入伍时部队发的针线包时,止不住一阵惊喜。他说:“这个是我入伍那年发的,要给小左带去的。”针线包颜色泛白,针线间隐隐露出军绿的底色。眼前的针线包上用钢笔写着“小小针线包,革命传家宝”和“1978,11月”的字样。
耳濡目染立志献身国防
左巧波是1985年出生的,身材高大、敦实。两年前,他毕业于宁波外事学院城市燃气专业,毕业后在市汽配公司宁波北站工作。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他从小就常常听爷爷和大爷爷讲军队的英雄故事和他们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父亲左大勇也对他讲述解放军官兵许多艰苦朴素、忠诚卫国的动人故事。由于从小就受爷爷和父亲的熏陶,左巧波一直向往军营,立志长大以后要报名参军或报考军校,献身国防。
小左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很有上进心。今年冬季征兵工作开始后,儿子更是踊跃报名参军。想着儿子即将踏上军旅行程,前晚,他还指导小左写入党申请,教儿子学会打包的方法,希望儿子为家庭再添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