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市呼唤农产品质量检测“一卡通”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6-12-18 07:38:50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胡菁)近日,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在通过一家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后,进超市时应管理部门要求到另一家检测机构又重新检测一遍。企业负责人说,这就像病人在一家医院刚做过CT和血液检查,到另一家医院还得重新做一遍一样,既浪费时间,又加重负担。农产品能不能在全市流通时实行“体检一卡通”?

  据悉,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加快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建设。目前,已建成8家有资质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检测范围覆盖农、林、渔各种农产品及产地环境;慈溪、余姚、鄞州、奉化、象山等6个县(市)区也已建成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一些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宁波市区33个主要菜市场都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检测站(室),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形成。

  一位业内人士说,农产品质量多重检测是因为部门利益在作怪。目前全市8家市级食品检测机构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除了疾病控制检测中心相对独立,其他如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都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法定检测机构,有的还是商业部、农业部等部级定点检测中心,可以检测蔬菜农药、化肥残留,畜禽水产的兽药残留,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空气质量、环境质量等。但是,这些机构通过检测的农产品却不能互相认同,进入不同市场需要重复检测、认证,使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大大提高。

  业内人士称,江苏、浙江、上海从去年年底开始,实行三地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的互认、互通和互监,即三地食用农产品市场互通、检测互认、标志和标签互认。凡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过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并加贴相应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在两省一市的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方面享受与当地农产品一样的待遇。

  有关专家建议,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在我市推行品牌农产品质量互认制。起码,8家有资质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可以试一试:凡是已经通过其中一家检测机构认证的,在产品上加贴相应标志,持“体检一卡通”允许在全市各地流通。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