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踏寻范钦的足迹·江西行-赣州曾有天一阁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6-12-18 09:14:45

  中国宁波网讯 (通讯员应芳舟)12月14日至15日,“踏寻范钦的足迹·江西行”一行到达有“宋城博物馆”之称的赣州市。文博专家考察了郁孤台、宋代古城墙、拜将台和慈云塔,现场查看赣州尚存的通天岩石刻,在考察中还发现了赣州的“天一阁”遗址,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九月范钦以副都御史职务提督南赣及汀、漳、潮、汕等地军务,当时驻节地在赣州。他在围剿倭寇和镇压山贼土匪时,常常面临危难形势,在《秋日郁孤台》一诗中道及自己公务繁忙,经常佩剑巡视各地军务,产生了思乡之情。天一阁藏《范司马奏议》系范钦任上的奏章汇编,它显示了范钦过人的军事谋略水平,如细分倭寇的成分,认为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旧倭”应该格杀勿论,被胁迫的破产农民、失业矿工这些“新倭”应该尽量给他们生路。

  赣州“天一阁”大约建于明末清初,在慈溪籍姚启盛任上修建。姚启盛字际斯,清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巡抚赣南。旧时赣州城内多木构建筑,加上经济繁华,住宅区密度非常高,所以赣州城内经常发生大火。姚启盛到任后教导老百姓防火知识,受家乡天一阁防火措施的影响,在通衢大道边上挖了一口大井,并且在井上建了一座楼阁,取名“天一阁”,和宁波天一阁一样都是取以水克火之义。后来,赣州城内的火灾果真越来越少。

  现在的“天一阁”遗址位于文清路、建国路和阳明路三条马路的交汇处。据小时候见过“天一阁”的赣州市博物馆原馆长张嗣介研究员说,“天一阁”至少应该有两层,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建筑场所,阁长25米,宽25米左右,背向马路,坐东朝西,毗邻照磨衙,旁边居民都是有身份的人。专家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当地老百姓对“天一阁”大都了如指掌。可惜20世纪70年代初阁楼遭人为破坏。

  考察期间,天一阁博物馆专家和赣州市文物局、博物馆在业务上进行了深入交流。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