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十一五"开局甬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6-12-20 07:35:55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许光亚)“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0%和1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昨前两日召开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公布的一组数据,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宁波科学发展的坚实步伐,以及在平安宁波、文化大市和法治宁波建设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项目获批数创历年之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开局之年,我市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积极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今年以来,全市在建重大项目实施进度较快,有13个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一批特大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宁波钢铁等8个项目获国家核准、立项批复,获批数量和总投资均创历年之最。

  目前全市3大临港工业和10大优势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已达8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4.6%。

  积极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1~11月,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亿元,增长16.3%,其中农村消费增长15.7%,城乡基本实现同步增长。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了新一轮20个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市已累计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120个,完成村庄整治1100个。

  就业和社保工作扎实推进

  扎实做好再就业工作,制定出台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7项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岗位,总结推行分级就业模式,着力帮助失业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6万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5万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同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探索企业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管体系。

  推进大社保体系建设,扩大社保覆盖面,在全国率先实施“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社保新政策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政策,农村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和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95%,全市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分别达到1139元和525元,居全省首位。加强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推进农村“五保”和城乡“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了94.5%和98.6%。

  实施“安居工程”,初步建立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坚持一手抓繁荣文化事业,一手抓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增强文化的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博物馆、书城、天一阁古籍库房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做好东部新城文化广场、艺术剧院总部建设的前期工作,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农村“四项工程”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暂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法治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

  法治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市委于今年4月作出了建设法治宁波的决定。按照以民为本、急需为先、特色为重的要求,推进人大立法工作。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的制度建设。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推行重大村务公决制、村级事务民主听证制、村级财务公示制和村干部定期工作报告制四项制度,加快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完善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评议等公众参与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