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12月22日讯近日,无公害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池塘套养技术操作规程、獭兔饲养技术操作规程、三园养鸡饲养技术操作规程等3个农业地方标准通过上级评审,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这3项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市淡水养殖和畜禽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至此,我市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已达20个。
近年来,我市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全过程,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并把它作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的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加工型蔬菜、茭白、水产、畜禽、茶叶、杨梅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预计今年我市可实现农业收入50.46亿元,其中特色、品牌农业达40.4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61.5亿元。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广和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为顺应绿色安全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新趋势,坚持“早行动、全过程、全覆盖”的原则,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在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我市已先后制定了20个农业地方标准、23个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和26个农产品企业加工标准,涵盖了我市主要农产品、农业主导产业和所有农业加工行业,其中《余姚杨梅》还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全市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标准体系。前年初,我市攻克醉蟹加工的技术难关,制定了国内首个淡水蟹加工地方标准,使牟山湖醉蟹迅速占领国内醉蟹市场,并培育出醉蟹特色产业。为提高标准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农业部门将各类地方标准绘制成广大农户易懂、易学、易用的标准生产模式图。同时加强标准化培训,提高广大农户对具体标准的理解程度、实施能力和运用水平。
制定标准旨在实施,关键在于应用。近年来,我市在推广标准化生产中,注重发挥推广站、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作用。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市、乡镇(街道)、村三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创建了“农(林)技推广站+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广大农户”的多种标准化推广模式。河姆渡茭白、余姚榨菜、舜水蜜梨、大岚茶叶等11个具有代表性的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做到基地建到哪里,农业标准化跟到哪里,带动了周边更多的农户按标准化生产。农业龙头企业则发挥自己联基地、联农户的独特优势,采用在与农户和基地签订的订单合同中增加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条款等办法,引导和带动农户按统一标准种植、培育和生产。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普及率已达到95%。(银华黄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