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卖电脑的总经理养起了龙虾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6-12-25 08:16:40

  核心提示

  中国宁波网讯 放着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的IT公司不做,跑到乡下养龙虾。周海峰一年多前做出这个惊人之举时,引来亲戚朋友和同事们的一片质疑。但时至今日,已没有人对他的选择表示惋惜。

  今年3月,他投资60万元,在鄞州区塘溪镇童村承包30多亩池塘用来养殖澳洲龙虾,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IT业利润日渐转薄

  龙虾热中发现商机

  刚过而立之年的周海峰家在江东,他1997年从宁波技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与几个朋友一起在天一数码广场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做组装机销售和网络工程。他是公司的大股东,任总经理,8年下来也赚了不少钱。但近年来这一行业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周海峰开始考虑转向新的项目。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龙虾热引起了他的注意。龙虾馆如雨后春笋般在甬城“蔓延”开来,而且开一家火一家。开餐馆还是直接去养龙虾?周海峰最终决定还是要做上游产业。他在网上搜索,发现养澳州龙虾非常合适,于是从书店里买来养龙虾的书籍恶补,上培训班学习,拜访水产专家求教,又跑到海南、广东、江苏等地的养殖场现场考察,并在市场上做了大量的调查。周海峰算了一笔账:澳洲龙虾每公斤的批发价在100元以上,每亩一年能产龙虾400多公斤,一年能赚四五千元。初步估计,澳洲龙虾养殖至少有20%的利润。“澳洲龙虾每年从4、5月放养到10、11月份就可以上市,而且其生命力仅次于大闸蟹,能脱水长途运输。”

  今年3月,周海峰退掉了IT公司的股份,与塘溪镇童村村委会签了合同,承包了30多亩池塘用来养澳洲龙虾,所有的投入近60万元。童村是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童第周的故乡,山好水好。对养殖水质要求很高的澳洲龙虾来说,不啻为一方风水宝地。妻子也辞掉了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财务职务,与他一起卷着铺盖下了乡。

  养殖龙虾并不容易

  几次差点血本无归

  “比起我以前干得顺手的IT业,养龙虾辛苦多了,最担心的就是龙虾患病。”周海峰说,养龙虾并不是一帆风顺,好几次差点血本无归。

  今年8月,周海峰发现池塘边出现死虾,取样一看全都是烂尾、烂眼。第二天,死虾的情况更加严重。如果疾病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周海峰和妻子急得三天三夜没睡觉,两人一边从书上和网上找资料,一边向水产专家请教,终于找到了病因:天热导致细菌繁衍水质突变。澳州龙虾尽管可以脱水运输,但要把它放在水里养殖就得保证水质。周海峰马上在塘里投放了药物,才控制了病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夏季用电负荷很高,给养殖场供电的一台变压器不堪重负罢工了。如果当天不更换变压器,周海峰30多亩龙虾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当地供电所闻迅后,马上派人及时更换了一台变压器。“比起IT行业,农业和渔业的风险大多了,有时是看天吃饭。但高风险中蕴藏着高利润,如果能规避风险,其实就等于走向成功。”周海峰对此深有体会。

  龙虾上市销售一空

  做好准备扩大规模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10月,周海峰养殖的澳洲龙虾上市了,一星期便销售一空,这让他信心大增。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澳洲龙虾供不应求,全国养殖的澳洲龙虾全部出口也满足不了需求的5%。“我养的龙虾70%都是销到了省内外,今年由于货不多,好多订单不得不推掉。”周海峰说,现在很多村民想和他一起养龙虾,等基础打牢销路确定后,他要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周海峰开始自己培育虾苗,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和经营风险,而且为扩大养殖规模做好了准备。

  周海峰乐观地预计,龙虾热还会升温,澳洲龙虾的价格还会往上升,市场空间很大。在江苏,有人养澳洲龙虾一亩就赚到近万元。但养澳洲龙虾资金投入大,加上虾苗和鱼塘承包费用等,每亩前期投入需要6万多元。还有很多其他费用,比如龙虾吃的虾草的草籽一公斤就要200多元。而且技术要求高,一定要自己懂技术。此前南京也有人在鱼塘里套养澳洲龙虾,结果龙虾全部死亡,损失几十万元。

  对话周海峰

  记者:在IT行业打拼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就离开,舍得吗?

  周海峰:有舍才有得。我从摸爬滚打了8年的IT业激流勇退并不盲目。当时舍弃稳定的事业,确实有点冒险,但高风险中也蕴藏着高回报。如果是基于认真调查和准确分析做出的判断,就值得冒那个险!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在以前的行业里积累的经验对另一个行业也有益,关键是要有好的心态。

  记者:养殖龙虾一年,有什么经验和感受与人分享?

  周海峰:首先在做出决定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事实证明,我前期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做出的分析判断,与现在的情况非常吻合。其次,干养殖业要肯吃苦,很多事情要亲历亲为,随时随地掌握水质和虾子的变化。三是市场信息很重要,借鉴其他养殖户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另外,每一次冒险都要有思想准备,任何一个事情要想到最坏的一步,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记者手记

  在外人看来,养虾和高科技的IT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对于自我满足、甘于平淡的人来说,要丢掉一个成功的现在,面对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是莫大的冒险。但周海峰的改行并不是盲目的,这也提醒那些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人们,既要珍惜现在,又要敢于开创未来。

  新农村建设中,更需要有头脑、有眼光、有知识的创业者带领当地的农民走上致富路。周海峰虽然离开了高科技行业,但传统行业照样充满机会,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思维!本报记者薛智谊通讯员邱国福黄备文/摄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