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力争到2020年,全市经济更加发达、法制更加完备、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安定、生态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使宁波成为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城市;争取到2010年,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民主法治的制度体系比较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先进健康的和谐文化繁荣发展,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更加巩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效明显,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率先实现。强化统筹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备,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趋于和谐。
我市和谐社会建设有着良好的社会、人文、经济和政治因素。近年来,全市各级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进行谋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战略,扎实推进“平安宁波”、“文化大市”、法治宁波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使宁波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和基础。
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市仍然面临着工业增长方式较为粗放、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和农业效益增长较缓慢等问题,水、电、土地等资源压力较大,人才资源存在总量性和结构性短缺,局部领域环境污染较重,垃圾、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因素。
解读:如同人的手脚不协调会摔跤、身体阴阳不调和会生病一样,如果发展不协调,社会就会出现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统筹的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形成和谐协调、又好又快的发展格局,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果农村发展慢,农民生活水平不能尽快提高,城乡差距不能尽快缩小,就会拖构建和谐社会的后腿。因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为主要任务的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营造科学、民主、健康、向上的新风尚。经过五年努力,使我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深入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着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南北组团为两翼、中小城镇集群推进的都市区发展格局。北部余慈地区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大桥经济圈”,初步形成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南部地区则把象山港区域作为我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发挥生态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型港湾。
坚持走自主创新和节约资源的产业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培育发展企业创新群体、科研群体、科技中介服务群体等三大群体,夯实自主创新基础。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类、废弃物减排及处理类、回收利用类、清洁能源类等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共服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现象:最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发展成果共享度。
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年9月底,有19.14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内;基本普及了从学前3年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教育,享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优质资源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70%和75%;2005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4.36/10万,婴儿死亡率为6.24‰,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05岁,三大主要健康指标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但在当前,一些重大民生问题仍然面临压力:在就业方面,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同时出现、大中专学生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等;教育方面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服务水平不高、农村教育力量不强等问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预防保健体系不完善等造成群众看病难等问题;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城乡保障水平差距较大,针对特殊群体的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还较窄等问题。
解读:社会事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解决事关群众民生大计问题,必须坚持以“解难创优”为抓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入而务实地加以推进“解难创优”各项工作,千方百计谋民生、排民忧、解民困、帮民富,扎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五年内全市将新增就业岗位60万个,实现30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被征地人员及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20万人,组织职业资格培训35万人次。
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努力使学前教育、民办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改善。市、县两级政府将加大投入,在农村中小学扎实推进“食宿改造”、“学生爱心营养餐”等工程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努力让群众“加强预防少生病、小病不出村(社区)、大病看得起”。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等七大工程,到2010年,基本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卫生服务能力和绩效水平显著改善,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今后五年,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5万人、160万人、86万人、182万人和62万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以上;出台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以上。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民主法治进程
现象: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市不断扩大财税收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基层民主政治得到快速推进,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劳动合同制度实施面不断扩大,企业工资支付监督管理得到加强,监察维权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市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据统计,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2003年的180.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64.8亿元,年均增长21.2%;我市目前148个镇乡(街道)全部建立了司法所,直接受理调处的民事纠纷每年在六千件左右,协助基层调处的民事纠纷量每年在四千件左右;自2003年9月以来,我市已连续四次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最低月工资标准从2003年的440元、410元上升到现在的750元、670元。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目前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较多,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企业劳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不依法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基层民主自治的参与率偏低,自治水平不高,各地自治工作仍存在不平衡性。
解读: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统筹协调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确保城乡居民公平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市将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继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对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和促进就业能力,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针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依法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规范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健全劳动争议预防、调处和仲裁机制,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今后五年的任务指标是,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要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全市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2%。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结案率达到96%。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为契机,指导农村和社区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居民自治章程,用村民(居民)自治的原则规范和约束村(居)干部和村民(居民)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从基层客观实际出发,把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基层自治工作的重点,尤其是把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实现绝大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建设和谐文化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现象: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各类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宁波游泳健身中心、宁波美术馆落成开馆,中国女排、八一女篮主场落户宁波,“东海文化明珠”、村落文化宫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城市文明形象整体提升,2005年获得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但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部分公民思想迷茫、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现象依旧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外企员工等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比较薄弱,手段方法创新不够;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还不平衡、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未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相应机构缺位,还难以完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
解读:正确的价值导向、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和谐理念,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在今后文化建设工作中,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切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增强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主流舆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坚持把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表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作为各级媒体的共同责任,正确引导社会热点和社会舆论。按照有利于反映群众呼声、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理顺情绪、鼓舞信心。
深化和谐创建活动。坚持把和谐创建活动与文明商场(市场)、文明出租车、文明公交车和军民共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动员更多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深入推进文明社区创建活动,重点抓好城郊结合部社区、副中心城市社区、农村新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推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向更广领域拓展,力争2008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并长期保持这一荣誉。完善社会管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现象:近年来,我市各级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服务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
有关资料显示,全市行政审批、核准事项从2002年的1289项减至目前的278项,办理时限平均提速40%,群众评议满意率达到99.7%以上;扎实推进“平安宁波”、“生态市”建设,组建了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机构;2005年市民的安全感达到94.65%,创近年来新高。
但是我市公共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生产安全、交通道路安全事故发生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容乐观;社会治安压力仍然很大,各种诱发和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增多,伤害案件和抢夺案件仍然多发,维护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
解读: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中,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对政府来讲,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社会组织来讲,要制定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关系紧密的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加强行业协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支柱行业协会和新型行业协会。
建立社会稳定形势分析会制度,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完善专项排查制度、矛盾纠纷调处和群体性事件预测预警机制,认真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创新发展基层平安创建联动机制,全面推行社区综治警务室和村综治室,打造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深入开展黄赌毒、非法传销、假冒伪劣产品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治安复杂地区、重要部位、案件多发地段的治安巡逻,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势头。
公共安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各领域救援救护系统的协调联动,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监管,加强食品、药品等监督管理,推进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快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象: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市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区域得到改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据介绍,5年来,我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201亿元,主要用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燃气等工程设施建设。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四大工程,大力推进水、气、噪声、固废等专项整治,使全市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据宜居指数调查,我市被评选为2006年度公众首选宜居城市。我市还严把新建项目的环保准入关,坚决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不合理的污染项目,3年来我市环保部门共否决各类项目1950多个。
但当前我市生态环境形势还十分严峻,水环境质量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重点流域及部分江河海域、城市内河污染严重;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污染物的增加,导致酸雨问题日趋严重;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方污染治理力度不大,违法建设、违法生产和违法排污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生活垃圾清运不彻底,造成河道水质下降。
解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无视生态,只求发展,口袋里的钱也许会越赚越多,但却难以摆脱喝脏水、呼吸有害空气、生活在垃圾包围之中的命运。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惟一途径。
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要大力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工程建设,注重资源保护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坚决否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不合理的污染项目,严格禁止在重点生态保护区、水系源头和无环境容量区域新建项目。完善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和生态安全应急处置系统,提升环境监测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全市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安全。彻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推进水、大气、声环境整治,加快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全面完成电厂脱硫目标,大电厂开展脱硝工作。强化机动车废气排放管理,重点整治公交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各项工作。要切实制定并实施更为严格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标准,以此来主导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减量。
展望今后五年主要环境目标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交通噪声小于68分贝,噪声达标区覆盖率≥95%,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危险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率100%,各县(市)区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建成率10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大力治理商业贿赂,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廉洁工程”,切实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和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