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全面开展“解难创优”七项行动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6-12-26 13:45:22

  帮助解决就业难。

  市民享受医疗服务。

  中国宁波网讯 元旦春节即将相继到来,围绕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开展七项行动,努力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全市“解难创优”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农民工维权行动

  以实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为重点,努力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根据总工会调查,能否按时得到薪酬依然是农民工最担心的一件事。当前,重点要在无资质装潢企业、租用场地经营企业和已发生严重拖欠工资行为企业中推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并将其扩展到其他重要领域。建立无欠薪企业公开公布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企业公开公布制度,将其纳入信用体系建设中,强化对欠薪高风险企业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劳动、保障、监察等职能部门将在节日前集中开展清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执法监察活动,对拖欠和克扣工资的案件,依法从快从严查处。各级劳动仲裁、司法等部门都要开通绿色通道,在基本事实明确的前提下,实行快速处理、快速审结、快速执行,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

  缓解出行难行动

  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优化服务组织和交通出行秩序整治为重点,努力营造优质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要加快新江桥便桥等中心城区交通卡口工程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春节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此外,法院巷地下通道要确保春节前完工通行,开明街地下通道也要加快建设进度。通过建设道路咪表收费系统等,规范机动车停车管理,有效控制市中心区域机动车总量,推动动态交通排堵保畅。优化服务,提升春运期间出行服务水平,确保不让一位旅客因滞留而无法回家过年。

  缓解住房难行动

  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保障体系为重点,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的住房需求。

  做好徐家漕限价房项目交付工作,确保在春节前将其交付到购房者手中。各县(市)、区也要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对经济适用房建设、交付等情况作一次全面的回顾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兑现,这也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具体体现。

  缓解就医难行动

  以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实现“小病、首诊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加快在建的市妇儿医院扩建、市第六医院住院楼扩建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实施市第一医院原地扩建和市第二医院扩建工程等项目,不断扩大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供给。完善医疗保障和救助机制,当前要积极推进城镇老年居民医疗保障的试点工作,对象是未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和不符合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条件的非农户籍老年居民、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公共服务保障行动

  以加强和改善水、电、气保障和环境监管为重点,确保全市人民欢度佳节之际不发生大面积停供事件。

  要巩固和深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评成果,根据迎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重点解决好宠物管养、住宅小区餐饮油烟污染和夜间噪音污染等问题。要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做好老幼残疾等体质较弱流浪者的防冻救助工作。

  公共安全保障行动

  以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和社会活动安全监管为重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近期重点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针对春节期间人民群众对食品、保健品需求量比较大的特点,加强食品、保健品的市场监管工作,强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不让超标食品、伪劣保健品在市场上流通,确保不发生社会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中毒事件。二是加强春节期间娱乐文化活动安全监管,加强节日期间的烟花爆竹销售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劣质产品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三是务必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全面开展扶贫帮困行动

  以实施节日期间“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抓手,努力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千方百计解决好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慰问帮扶从12月份开始到春节,分四个阶段进行,确保不漏一户一人,确保节日生活困难补助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

  住宅小区舒适美观。

  法院巷地下通道即将完工。

  政府办实事百姓得实惠

  “解难创优”两年来市民满意率达84.3%

  本报讯据市城调队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市委市政府近两年来开展的“解难创优”工作总体满意率达84.3%,比2004年提高8.9个百分点。84.8%的市民认为,这两年来“解难创优”工作有改善或好转。

  19.2万人实现再就业2004年以来,市财政投入再就业专项资金8.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3万名,19.2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成为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社保新政策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政策,市六区就业和社保政策实现“同城同待遇”。

  社区卫生十分钟服务圈总投资36.5亿元的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每千人床位数、医生数和护士数分别为3.32张、2.37人和1.61人,增幅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1位、第1位。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85%,基本建成“社区卫生十分钟服务圈”。

  3000多户家庭享受廉租房政策三年来市区共建成商品住房922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占到90%以上。困难群体的住房难问题逐步缓解,两年来建成的9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解决了10900余户家庭的住房难问题,先后有3169户家庭享受过廉租住房政策救助。老小区整治和非成套房改造全面推进,完成老小区整治61个、381万平方米,完成非成套房改造9661套、47万平方米。

  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13% “五路四桥”项目全面启动,南北外环路、芝兰桥、东苑立交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城乡一体化公交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余慈公交正式开通,杭甬客运专线、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积极筹划和推进之中。“三车整治”成效显著,主干道平均行车速度达到20.5公里/小时,比整治前提高13%。

  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实行欠发达乡镇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2%,去年我市基础教育三项指标均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教育事业财政投入比2002年增加70%,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居全省第一,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跨入省级教育强县行列。助学帮困力度进一步加大,仅今年以来就有近17万人次学生享受教育帮困政策,帮扶资金近1亿元。

  改造背街小巷120余条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完成建设,东钱湖水厂、周公宅水库引水以及城市供水环网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9.97%以上。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连续三年达99%以上,居副省级城市之首。两年来完成人行道改造20多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120余条。

  市民办事更方便快捷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建立了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实事工程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便民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以110为龙头的城市应急处置中心、110社会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81890服务范围辐射到整个市区乃至其他区域,累计为市民解决救助事项50余万件。

  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市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等一批标志性文体设施相继建成,博物馆、书城等项目相继开工。“宁海平调”等8个项目以及“梁祝传说”等4个项目分别被国家和省政府命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上林湖越窑遗址入围申报世遗预备名单。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