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象山
象山政协调研滨海新城建设成果选编
稿源: 中国象山港  | 2006-12-26 14:31:36

  中国宁波网讯 编者按:根据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现代滨海新城”的宏伟目标,县政协发挥组织和人才优势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成果精选摘编如下,以飨广大读者。

  关键词:新城展望

  展望中的现代滨海新城城市功能定位建议概括为:长三角地区以港口带动型和旅游服务型为主要特征,自然山海风光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力强劲、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安居兴业两相宜的开放型、综合型、现代化的滨海城市。具有五方面内涵特征:

  1、港口带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县在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要尽力转变更新发展模式,十分突出临海工业和港口产业,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逐步形成技术进步快、对外开放度大、规模集约度高、资源配置合理和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群体。

  2、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在进一步着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第三产业向服务于旅游休闲度假方向发展。营造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具有丰富个性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3、响应海的呼唤,城市要向滨海拓展。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努力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管理及城市经营的科学化。

  4、建设滨海城市发展的完备功能和较高水平,保持和建设良好的生态,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创建和谐社会,富裕人民生活。

  5、体现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勇立潮头的气概,具有强烈的创新发展激情和改革开放动力,始终保持着永往直前的滨海城市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城市公交

  公共交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维系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动脉,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政府形象和提高城市品位的具体体现,我县建设滨海新城必须花大力气抓好公共交通建设。逐步完善城区公交线路布局。优化老城区公交,建成四通八达的公交骨架,形成丰富发达的公交路网,为我县现有公交线网整体优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发展新城区公交,及时填补新城区公交空白。衔接附近乡镇。在打通中心城区骨架线路的同时,向附近街道、乡镇延伸,增长公交服务半径,提高公交服务覆盖率,为我县早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提供基础。建立旅游公交。建立起与各风景区相连接的丰富的旅游公交路网。加快城区公交场站建设。加强投入,尽快建成综合型管理系统化的公交场站。加强规划,逐步建立分散型城乡一体化的公交首末场站。要不断探索场站开发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制订公交管理目标,明确公交管理方向。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改革,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城市公交服务质量。加快制订和实施城区公交优先战略。

  关键词:城区与周边的衔接

  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城的框架建设,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从滨海半岛向宁波大都市重要滨海功能区、区域性交通要道跨越,必须加快“十一五”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整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确保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科学的轨道。在原有中心城区规划的基础上,重新修编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编制规划要根据未来滨海新城框架结构的要求,跳出现有中心城区建成区的圈子。要加大建设的超前谋划力度,增强城市规划的应变能力。要突出规划的重点,做好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强化规划对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建立以总体规划为龙头、区域规划为核心、专项规划为支撑的三级规划体系。

  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管理机制。强化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组织体系,形成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中心村的“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改变管理缺失和多头多元管理模式,使已丧失或部分丧失乡镇管理职能和即将进入城市规划区的乡镇,及时和提前进入城市化的管理体系,并入中心城区街道、园区或建立新的街道。

  加快转换城市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中心城区的发展机制。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即走城市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和谐发展之路。根据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框架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心城区的功能布局。

  关键词:商业网点

  把加快商业网点建设作为推进滨海新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做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营造加快商业网点建设的良好氛围。多管齐下,加大力度,努力确保商业网点规划落到实处。要认真安排好《象山县商业网点规划(2006-2020年)》中确定的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规划》。要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推进骨干商贸项目建设。抓好地处丹城人民广场南首的滨海新城商贸中心区的建设。形成集购物、休闲、旅游、商务、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人气旺盛、展示城市形象的现代化商贸服务中心。要抓好专业特色明显、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专业特色市场建设。依托我县优良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在象山港区域加快建设以煤炭、钢铁、水泥、木材、机械、装备、粮食为重点的物流基地,在石浦港区域加快建设以水产品、成品油为主体的物流基地,积极推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墓

  生态葬法是殡葬改革的最终目标和方向。在全县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以生态墓地为主的葬法是适合我县实际的生态葬法。所谓生态公墓是指按“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原则,做到“骨灰深埋,不堆坟头,墓碑平置、墓地绿化”。县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全县生态墓地建设规划,大张旗鼓宣传和推广生态墓建设,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村镇或相邻村联合建设为基本模式,以现有骨灰公墓为基础,推行生态公墓建设,逐步取消经营性公墓。生态公墓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规格、统一建造、统一绿化”的要求建设,做到墓穴一个式样,墓碑一律平置,实行同一价格,安葬依次排列。限期治理“青山白化”。严格殡葬管理。要抓紧编制全县生态墓地专项规划,并有计划地布局骨灰存放堂。要加强公墓价格和标准管理。要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殡葬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推进我县生态墓地建设,县财政要加大在“二沿五区”坟墓整治、生态墓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要扶助公益性公墓的绿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存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正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又是现代人保留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象山滨海新城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一系列富含海洋文化的历史遗存是象山滨海新城建设的宝贵财富,是象山的品牌和个性。要合理规划,增加投入,不断加大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力度。当前要着重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同时编制完善象山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十一五规划”,抓紧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切实加强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按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象山实际,在普查的基础上,抓紧征集整理、提炼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实物和图片、音像资料,编制发展规划。要加大投入,县、镇乡(街道)两级财政要足额提拨文保经费,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年增加,确保重点项目和常年保护经费的落实。要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走政府主导、民间投资参与之路。

  理顺体制、健全队伍,依法打击文物违法行为。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的协调机构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建立定期的工作通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县业余文保队伍应抓紧吸纳补充新人员,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业余文保队伍。进一步强化文物行政部门的执法职能,依法打击文物违法行为,并把文物执法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的具体内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引导文物执法工作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打造精品,丰富内涵,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彰显象山滨海新城品位。以石浦渔港古城开发有限公司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澄清、挖掘、提升古城历史,一些新发现的历史遗迹进行史料证实和补充后,要充入到古城游览中。

  认真做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开发和旅游相结合工作。进一步深化旅游文化内涵,把古建筑修缮和景点开发、旅游经营结合起来。

  加快竹根雕等特色文化的培育发展。要继续包装新精品,“中国开渔节”、“三月三,踏沙滩”、“妈祖庙会”等活动不仅要在举办期间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要设法让游客平时也能领略到活动的场景。

  关键词:教育布局与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向城镇聚集,学生向城镇快速转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同时,由于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发展城区教育也成为城市吸纳人口,扩大城市规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花大力气抓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前提下,切实规划发展好中心城区学校。

  要尽快明确学校的布点,做到超前规划。新建学校的办学规模,适应形势需要,积极改造薄弱学校。

  加大教育投入。财政在年度预算中要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区学校建设,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多方筹措,保证建设资金的有效运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

  加快完善城区教育设施建设。

  在城区学校间大范围交流教师,以便各校之间教师的分布更加均衡,同时要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平衡城区各校间的教学质量,促进城区学校均衡发展。

  探索城乡联合办学的新模式。丹城、石浦两地的学校与农村其他学校实施师资共享,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挂职任教,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研讨,同步实施教育计划;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实行捆绑式考核,进一步促进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缓解农村学生进城择校给城区学校招生带来的压力。

【编辑: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