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开学第一天,鄞州区7万义务段学生全部实行免费上学。图为章水镇中心小学的学生高兴地领到崭新的课本和学习用品。
鄞州区为流动儿童少年发放资助金。
我市社会各界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非常关心,每当新学期伊始,一批批学习用品纷纷送到民工子女的手中。
前言
中国宁波网讯 对全市70余万义务教育段学生来说,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8月份,市政府出台《宁波市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的实施意见》,9月1日,新学期开始第一天,我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除杂费制度,免费对象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中本市户籍学生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标志着,期待已久的免费义务教育终于来到了我们身边,此举不仅打破了“缴费义务教育”的坚冰,而且使适龄孩子在义务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有了切实的保障,对在全社会范围内确保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是一大实质性的推动。
70万义务段学生免杂费1.2亿元
对宁海桑洲的葛先生来说,每年临近开学都是他愁眉苦脸的日子,一个上初中的女儿,一对读小学的双胞胎,三个孩子的书费、学杂费、住宿费什么的,一加就是近千元。他一个靠打工维持生计的要一下子交这么多钱还真有点吃力。可今年9月1日,他就没这么多烦恼了,因为从这个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段的中小学生上学可免交学杂费,政府一下子就为他减掉了几百元。
让每一个孩子读得起书,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这是宁波人共同的愿望,也是有关部门一直努力的目标。
早在2002年,我市就公布实施了《关于对市级经济欠发达乡镇(片)实施教育扶持的意见》,从当年秋季起,对全市14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6个片区义务教育阶段的3.3万多名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助”政策,即免杂费、住宿费和补助其中一半学生的代管费。此举意味着我市在全国率先走上了分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路。据统计,到今年底,全市得以享受“两免一补助”的学生已达12万人次,免去的费用总额达6000多万元。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孩子因为这一政策得以重返心爱的课堂。
今年8月份,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再一次迎来福音,《宁波市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9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按有关规定,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对象为: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包括本地户籍学生、正常转入我市就读学生以及符合条件在转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跨省、跨县)务工人员子女等。免除学杂费标准为: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乡镇中心小学)为每生每学期小学100元,初中130元;农村中小学(指村小、村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举办的教学点和原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初中、乡镇中心小学)为每生每学期小学65元,初中90元。
据统计,今年有资格享受这一免费政策的义务段学生共有70余万人,免除金额达1.2亿元。
7万鄞州学生全国率先全免费读书
对于鄞州区7万中小学生来说,2006年春季开始的这个新学期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他们在全市、全省、全国率先迎来了免费义务教育的第一缕阳光。开学第一天,鄞州区的每一个学校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气,一些贫困山区的校园更是因为这一喜讯而沸腾。在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记者看到,好多村民都闻讯赶到学校,看着老师们免费为自己的孩子发放新教材,一名郑姓村民激动不已,“连读书也可以不用交钱,这可是我做梦也没想到过的……”
跟我市其他县(市)区相比,鄞州区的免费义务教育不仅实施得最早,而且实施得更彻底。学生免除的费用除杂费外,还包括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信息费。据统计,在鄞州区公立学校义务段就读的本区常住户籍适龄儿童有近7万人,区财政为此每年需投入经费3700万元。
鄞州区率先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江北区、科技园区相继开始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9月起,江北区近3万名中小学生开始享受全方位的免费教育大餐,免费的范围由市政府规定的免杂费扩大到了“一费制”范围的所有费用。仅此一项,江北区每年就将增加教育经费1100多万元。其中该区的贫困学子不但可免费入学,还可免费穿校服、免费住宿,中午还能享受每月66元标准的政府免费营养午餐。同样,从新学期开始,科技园区在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就读的梅墟街道常住户籍1300多名适龄儿童也开始享受全免费义务教育。
19.3万名流动子女在宁波快乐上学
“阳光”同样照耀着广大外来民工子女。
按我市有关规定,在转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跨省、跨县)务工人员子女同样可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符合计划生育国策,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暂住地已取得暂住证并暂住1年以上,并依法交纳社会保险或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其他证明材料齐全的需在转入地就读的学生。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19.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公办学校接纳13.2万人,占68.6%。按照上述规定,凡符合这一条件的我市外来学生目前都已享受到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其中鄞州区还专门设立每年800万元的流动儿童教育专项扶助基金,为在该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就读的非鄞州区户籍学生和民办学校就读学生免除杂费。据统计,全区有近4万名外来学生可以享受该政策。减免的项目和标准按照“一费制”收费办法确定的杂费(含信息技术费)标准执行。最高限额为: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乡镇中心小学)为每生每学期小学100元、初中130元;农村中小学(指村小、村完小)为每生每学期小学65元、初中90元。
今年4月上旬,鄞州区在钟公庙中心小学举行首次外来学生补助金发放仪式,怀揣着补助金,一些孩子的家长高兴地说,我们这些外来户的孩子终于和本地孩子平等了,这是我们在宁波所得到的最好礼物,也是宁波人对我们的最大认可。
局长感言
让每一个孩子读好书
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
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每一个宁波人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多年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出台了多项改善教育环境的举措,这其中包括为老百姓所称道的免费义务教育。总体说来,成效是显著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学校的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师资队伍质量逐步提高,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正逐步走向公平化、均衡化。
尽管这几年我市教育发展很快,很多方面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流动人口子女数量迅猛增长,保障其就学权利面临巨大压力;社会对教育的非理性评估倾向未有根本改变,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还不够理想;教育发展仍然受到经费保障能力不强的制约等。所有这些都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有待全社会来共同关注。
为使我市教育事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为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好的就学环境,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师资配备、设备添置等方面要向城乡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二是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培育温馨、团结、争先、向上的校园文化,强化学校稳定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成才。三是注重提升办学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四是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并切实强化投入绩效考核,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数字新闻
学校布局更加合理:2006年,全市小学比上年减少45所,校均规模由上年的688人升到732人;初级中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校均规模分别达到1005人、1190人和2077人。
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拓展:新增省中小学示范学校和幼儿园54所,2006年,全市已拥有省一级重点普高17所,省二级重点普高18所,省三级重点普高10所;省级以上重点职业中学27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高13所。
对贫困生救助力度加大:2006年,全市有近17万人次学生享受教育帮扶政策,涉及资金近1亿元;为高校14083名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涉及金额486万元;继续开展“生命绿卡”救助活动,全年共救助特殊病例儿童少年42名。
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提升:2006年又有33名教师被确认为省特级教师,108名教师被评为学科骨干教师。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高质量完成对全市2万余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统考合格率为99.95%。目前,全市小学、初中教师高一级学历分别达到80.8%和76.1%,在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