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纷纷找到了新工作,居民实现了老有所养,低洼地段的居民搬进了新房,有个头疼脑热的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村门口坐上公交车就可以直达市区……两年来,区委、区政府把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不断推进“解难创优”工作,使居民实实在在过上好日子,拥有好环境。
两年前,区委、区政府就建立健全“加强公共服务,解四难、创四优长效机制”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重点以解决就业难、就医难、出行难、住房难等为主要内容,关心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日子过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就业和社会医疗保障情况怎么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织就”职介网络、拓宽就业渠道,让老百姓衣食无忧,我区在解决就业、社会医疗保障方面,成绩显著。两年来,共有11578名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28%,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2003年7月我区率先在全省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今年参保率高达96.4%,补偿率达30%,居全市首位,大病救助使321人摆脱了因病致贫的困境。今年与2004年底相比,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12306人,医疗保险人数净增1964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净增3267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14934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率达到了90.85%。
今天,龙赛医院新城院区将举行开工典礼,这标志着我区医疗基础设施项目“3+3”工程全面开工,建成后,医疗用房和医院床位将比现有翻一番,从根本上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我区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42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门诊量去年率先在全市首超区级医院门诊量,今年更达到了57∶43,基本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今年区级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更是达到了2002年———2004年的平均水平。
城市动脉更为顺畅,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近年来,我区实施了公交优先战略,现已基本完成了镇海大城区公交专项规划。让公交线入村、入园区。两年来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17条,其中延伸到金属园区、化工区、机电园区、开发区等园区的线路9条。优化调整后,全区公交线路达到了29条,公交营运车辆256辆,已形成全区每一站点经一次换乘即可到达区内任一站点的便捷公交网络。做好“面”上文章的同时,我区更是做足做深“点”上的文章。今年4月30日,宁镇骆一级公路3个收费站点一一拆除。挡在镇海与老三区之间的这一道“篱笆”彻底消失了。
在低洼地段住了16年的后大街社区居民黄阿善现在整天乐滋滋的,3个月前她和老伴搬进了新房,告别了以前下雨要打伞进厨房的日子。这两年,像黄阿善一样喜圆新房梦的居民还有不少。为解决住房难问题,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举措,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低洼地段改造大力推进,8个低洼地块实施拆迁改造,涉及居民389户;第一轮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工作于今年提前一年完成,280户居民选择了自己满意的新房;解困房、廉租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37户解困房对象的住房困难全部解决,84户廉租对象享受到廉租补贴或租金减免政策。同时,全区提前实施了非成套房和老小区物业的改造,污水处理等生态设施的建设、城区供水和农村水改实事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环境好了,生活有保障了,居民也就能安居乐业了。“我们希望镇海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黄阿善老人的期望正是镇海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区推进“解难创优”工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