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寻亲人:鲍女士,家住望春,抱着一线希望来找同母异父的姐姐。
寻亲对象:杜国妹(被送走的时候纸条上写着这个名字,被人抱养后可能已改名),1958年农历八月廿八生,属猪。
寻亲背景:一天傍晚,鲍女士吃了饭早早来到报社,一跟记者提到姐姐,立刻泪花闪闪。
鲍女士的母亲姓周,出生在一个有4个孩子的穷苦人家,由于家里养不活那么多人,周女士在7岁那年被迫做了童养媳。婆婆性格暴躁,把周女士当成佣人不说,稍不如意就拳打脚踢,使周女士吃尽了苦头,一心想要逃走。在婆家呆了十几年,终于有一天,她找到机会逃了出来,随后遇上了一名教师,两个人相爱,生养了3个孩子,这次要找的就是三女儿杜国妹。而就在杜国妹出生后不久,由于历史原因,她的爸爸锒铛入狱。
要养活一家四口,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来说相当困难。当时杜国妹还在吃奶,周女士就想到靠乳汁赚钱,于是她找了一户专门抱小孩的保姆,把嗷嗷待哺的国妹送到那里,自己就给人家当起了奶娘,一个月挣18元钱。除了养活孩子外,每个月她都要给丈夫寄去一点钱,18元钱这么一分,往往到月中,钱就花完了。
想女儿了,周女士就跑去看,才几天不见,国妹已面黄肌瘦没一点精神,而身上胳膊上都是淤青,整天坐在婴儿椅里,三岁的孩子连路都不会走。原来抱人的只管去田头干活,对国妹不管不顾,孩子饿了,就塞一点冷饭,哭闹了就打。周女士一阵心疼,立即逃也似的把孩子抱走了。
尽管把国妹抱回来了,但是养活她又成了难题。留在家里恐怕会活活饿死,要是能被有钱人收养,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尽管送掉心里难以割舍,但是周女士还是打定了主意。由于以前她在和丰纱厂呆过,那里的待遇不错,她就打算送到那里去。为了让捡到的人能知道这孩子的身世,也想为以后相认留下一点线索,周女士请人写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杜国妹,8月28,属猪”。
那是初冬季节的一天,周女士把纸条放进孩子的衣服口袋,然后把她放在和丰纱厂门口,远远看着,好大一会儿都没有人来抱,周女士想还是算了,把孩子抱回来吧。就在她起身要去抱的时候,纱厂的职工出来看见了孩子,“有孩子,有孩子”围上来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问:“是男的,还是女的?”“放到厂里的托儿所去吧?”“哎,谁家正想要一个孩子呢?”职工抱着孩子进了厂。后来几天,周女士去打听孩子到底被谁收养了,但是没有打听到。
后来,周女士又改嫁了,生下了鲍女士,自己也做点小生意,日子慢慢好了起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看见有一个在太丰面粉厂附近开小店的妇女似乎有点眼熟,跟自己的孩子国妹长得有点像,每回经过那里,总要绕过去,远远地看上一眼。
寻亲线索:鲍女士说,她同母异父的姐姐和哥哥都长得很像,两个人头发都有点自然卷曲,刚刚洗完头,卷得更加厉害,而且姐妹几个的脚背都比较高,穿不了高跟鞋,很可能那个姐姐也有这样两个特征。现在老母亲已经是78岁高龄了,听说鲍女士要去寻亲,老母亲既高兴又伤心,叹息着说,那么久了,找起来困难啊。而鲍女士说,要找,一定要找,阿姐一生肯定吃尽了苦,找到了,就能一家团聚,要是真的找不到,那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读者朋友,当年在和丰纱厂(现在的七塔寺附近)工作的工人现在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要是您还对这件事情有一点印象,要是您听说过这段故事,请您致电87682631,要是你就是杜国妹,我们渴望你能来电,你的亲人等着与你团聚。读者朋友,如果您要寻人,或是有寻亲方面的线索,欢迎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本报寻亲栏目的记者将为您真诚服务。(见习记者袁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