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2006年是我县“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四化联动”战略,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了我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在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劲东风的吹动下,2006年,我县第一次召开全县自主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宁海的若干意见》,增加财政科技投入1300万元,是宁海历史上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最大的一年。
一年来,我县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使全县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2006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2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引进开发高新技术项目25项,其中1项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拓展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领域,促成第一个国家级产学研基地——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落户宁海模具城。企业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全年在建技改项目323个,实际完成技改投资23.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4.5%,并积极研发新产品,全年有100个新产品列入市级新产品试产计划。
亮点回放
“建新”成功开发出奥迪C6轿车门窗密封条
2006年,宁海建新橡塑有限公司的奥迪C6轿车门窗密封条项目正式通过了市科技部门的验收,该项目历时两年多,投入科研费用近1800万元,是目前国产轿车中档次最高、技术及工艺要求最难的密封条,标志着我国高档轿车密封条产业化技术得到了重大突破。
作为一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新公司拥有国内同行领先水平的强大开发试验能力及检测装备技术水平,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生产高档轿车玻璃密封条系列产品的内资企业,其中“轿车整体车窗密封条”项目被列入国家“双高一优”项目及国债资助项目。
循环经济走在前列
2006年12月份,《宁海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评审,指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一年来,我县安排了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活动,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组织1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其中大梁山、吉德电器和金海雅宝3家企业共实施71个节能方案,生产能耗均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达到了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961.3万元。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全县有近100家企业先后开展ISO14000认证。新建全县废旧物资交易批发中心,新认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4家,2006年全县17家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共回收各种废旧物资11.45万吨,绝大部分提供给我县生产企业进行了再次利用。
亮点回放
“大梁山”开源节流尝甜头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仅仅是通过实施一批节能新项目,重啤集团宁波大梁山公司就使啤酒生产的吨酒耗煤、电、水平均下降了25%,全年累计产生经济效益400余万元,这是该公司近几年来在开源节流方面所尝到的甜头之一。
据了解,自2002年“嫁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以来,该公司积极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重点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其中在如何充分利用废旧物资方面,于2004年出台了《废旧物资处置管理制度》,对废旧物资的类别、范围及处置流程进行了细化和规范,从而争取到了废旧物资的效益最大化,2005年的啤酒糟通过公开招投标后以每吨195元的高价中标,比上年提高了144%,创下了浙江省啤酒行业中啤酒糟的最高处理价格,2006年仅此一项又为公司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重大项目带动明显
2006年10月份,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月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强势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努力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工业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2006年全县在建技改项目323个,其中计划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18个,完成投资17亿元,占全县技改完成数的73%;9个项目被列入2006年市重点优势行业技术进步专项项目,项目数列全市各县(市)区第四。特别是内资引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有在建重大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00多亿元,实际到位近40亿元,其中国华宁海电厂完成投资37.05亿元,海螺水泥到位内资7557万元,北新建材到位内资2260万元,海毅模具到位内资6000万元,盛源激光到位内资3150万元。
亮点回放
国华宁海电厂成为经济增长“原动力”
2006年12月28日上午,国华宁海电厂隆重举行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典礼。自2002年年底落户我县以来,电厂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2亿元,销售22.2亿元,分别带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增长11.7和12个百分点,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强大“原动力”。
“十五”以来,我县累计完成重大项目建设81项,完成投资近百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多,有力地推动全县GDP以年均13.4%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每年拉动GDP增长达3个百分点以上。如国华宁海电厂短短三年时间内就累计完成投资64亿多元。2006年国华宁海电厂又完成投资37.05亿元,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以电厂下游产品作原料的海螺水泥公司粉磨站和北新建材公司石膏板等项目开始动工建设,并成为我县财政增收的最大亮点,全年共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8454万元。
品牌创建实现飞跃
2006年,我县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推进以文具、模具等行业为主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制定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年以来,继“吉德电器”之后,我县的如意股份、得力集团、彬彬文具3家企业也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并新增2件省著名商标和17件市知名商标,使目前全县共有注册商标1745件,其中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4件,市知名商标48件。同时我县又有8家企业的产品分获省、市名牌产品称号,使县域内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称号的达33个,其中国家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16个,市名牌产品15个。宁海文具还被确定为市区域名牌培育示范产业。
亮点回放
“得力”实施品牌战略硕果丰
民企百强诚信品牌,中国十大文具品牌桂冠,中国驰名商标……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一直高度重视品牌创建的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累累硕果。
品牌的塑造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得力集团每年对此有着清晰的品牌建设规划,在2006年之前成功编织了一张在中国文具行业中堪称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分销网络,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文具品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让以分销网络和品牌价值为核心的无形资产成为得力公司最值钱的地方。2006年,得力集团继续加大得力品牌终端影响力的建设,从而让得力的品牌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成功入选“中国最具价值民企百强诚信品牌”,再次摘得“2006—2009年度中国十大文具品牌”桂冠,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实现销售7.8亿元,利润663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51.1%。
制度建设取得突破
制度创新是企业的活力所在,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2006年12月份,宁波万安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成为继双林公司后我县进入国内上市辅导期的第2家企业。
过去的一年里,我县加快建立机制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开展资本运作,2006年2月15日,宁波彬彬文具有限公司在纽约华尔街正式挂牌上市,企业上市取得零的突破,同年3月16日,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与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从而成为我县首家开展国内上市辅导工作的企业。加强管理制度创新,大力引进现代管理人才,推行精细化管理,引导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引导企业开展QS9000 、ISO14000等质量环保体系认证,加快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
亮点回放
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文具企业受青睐
2006年8月2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宁波彬彬文具有限公司的上市股价已接近5美元/股大关,从2月16日上市时的0.18美元/股上升到4.99美元/股,公司的市值也随之增长了10倍以上。
彬彬公司的股价能飞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股民十分看好中国文具产业的发展前景。作为宁海的一家实力型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彬彬公司成为国内文具界的知名企业,连续两年被国际著名杂志《福布斯》列入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100榜。自2006年2月15日与美国壳公司Dickie Walker Marine签订合并协议后,彬彬公司与原上市公司成功实现了合并。7月18日,原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文具办公用品供应公司,股票代码变更为CSOF.OB,并组建了新的公司董事会,彬彬公司董事长魏承辉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标志着该公司已完成了“买壳上市”的全部工作,成为在真正意义上成功登陆美国NASDAQ的首家中国文具企业。
行业平台不断完善
2006年9月份,继成功打造“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和“中国文具生产基地”之后,我县又成立县汽配行业协会,并向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提出了“中国橡胶汽配生产基地”的申请,从而吹响了我县打造先进汽配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号角。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我县初步形成了六大特色行业,但特色不等于优势,集中不等于集群。一年以来,我县积极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快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集群转变,大力培育行业龙头,于年初评出了12家行业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加快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为特色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首个国家级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和国家级文教用品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宁海。其它,如文具方面与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合作引进共建宁海县工业设计研发中心,五金机械方面与浙大合作开展了“打造先进五金机械制造业基地”调研,电子电器方面开展了“PMP多媒体播放器”和“红外数传智能燃气表”研制,为全县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储备。
亮点回放
宁海模具城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
自2001年开工建设至今,宁海模具城已建成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综合大楼6000平方米,入城企业260多家,成为宁海广大模具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2006年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宁海)模具城”的称号。
一年以来,宁海模具城继续积极打造“模具生产和产学研”两个基地。第三期第一批110亩开发基本完工,第二批165亩开始全面启动,废油处理中心已全部建设完成,并积极为全县企业的废油处理服务,2006年共为全县企业处理废油20多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海产学研基地的主体工程已全部结顶,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宁海产业基地2006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
不断完善六大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中心对宁波模具网进行了改版,增加了宁波模具频道,搭建了宁海模具城企业平台和宁海模具协会会员企业平台。培训服务中心共进行了模具设计和制造等5批次的各种免费培训,培训各类学员340多人。热处理中心投资100余万元对原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所承担的总投资265万元的国家“新型气体氮化工艺及设备研究”项目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撰稿王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