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种田苦,苦在“三弯腰”,弯腰插秧、弯腰割稻、弯腰脱粒。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后“两弯腰”早已成为历史,但弯腰插秧仍然困扰着农民。虽说撒直播、抛秧等轻型栽培技术在我区已有较大面积推广,但还有相当部分晚稻采用的是手工栽植。
对我区农民来说,旨在解决弯腰插秧的插秧机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推广过两次,但两次均以失败而告终。去年起,区农机部门再次将插秧机列入了重点推广农机行列,并在个别种粮大户中进行试点,但试点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人们不仅要问:插秧机究竟能否在我区“立身”?
育秧繁复让农民为难
去年我区新引进插秧机8台,其中6台高速插秧机,2台步行式插秧机。区农林局对每台进价8.32万元的高速插秧机补贴了6.32万元,加上之前梅湖农场的10台,全区插秧机共计18台,全年机插面积1700亩。
插秧机之所以推而不广,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套的育秧技术让农民觉得很麻烦。它要求育秧秧龄为15-20日,此外还要预先准备好营养土。育秧用土需经过取土、粉碎、干燥、过滤等程序,以确保土壤干燥且不能有小石子,因为小石子会损伤机械,所以事先存储干土、人工过滤石子让很多农民觉得头疼。同时,由于连作晚稻插种季节短,一旦过了适当时期,晚稻无法实现高产。
机械插秧是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梅湖农场购入10台插秧机,年均机插面积1100-1200亩,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插秧机械化,负责人吴伦华觉得插秧机械化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劳动力问题。去年手工种田平均每亩需100元,种田成本大为增加,随着老年农民增多,人力插秧成本还将上升。
据悉,我区步行插秧机平均插秧1.5亩/小时,人工插秧1亩/天,而高速机械插秧机平均插秧3亩/小时。多年的生产实践证实,水稻生产机械化能提高水稻抗灾能力,提高稻米品质,为标准化稻米生产、无公害化、有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区农林部门表示,今年将继续对插秧机进行较大幅度的补助,引导农民购置,同时选择适合我区的7寸插秧机,机插面积力争4000亩。今后逐年扩大,让插秧机在我区最终“站稳脚跟”,真正让农民从“最后一弯腰”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