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陈青)记者从我市文物部门获悉,宁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蓝皮书(2007卷)日前完成,这是我市首次发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蓝皮书。据蓝皮书披露:2006年,市财政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由原来的165万元增加到450万元,各县(市)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约2136万元,用于宁波博物馆、天一阁书库、东钱湖石刻等基建项目经费到位约7000万元,合计国家和地方财政全年投入文博事业经费近1亿元。
宁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蓝皮书(2007卷)从现阶段宁波文物事业的基本格局和现状扫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对策措施与发展前景方面,介绍了全市共有文博机构38个,文博从业人员217人。蓝皮书显示:全市现有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处(中国古瓷窑址:上林湖越窑遗址,丝绸之路中国段(海路部分:宁波遗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96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34处,市县区级240处。市、县两级文物保护点61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在全国10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位列第10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5位,在计划单列市居首位,在浙江省居第二位。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座(慈城、石浦),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余姚),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处,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0处,老城区历史街区11处,县(市)区级历史文化保护区6处。蓝皮书介绍了全市历史文化遗产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程现状,文博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今后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措施的内容,为宁波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最新信息,是检验宁波文物工作计划性、有效性、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为城市取得可持续科学发展软实力提供支撑。
据悉,从今年起我市将每年出刊一本文化遗产保护蓝皮书,旨在对当年度宁波文物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及时调查与统计;对当年度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做出盘点,对遇到的新问题、形成的新态势作出分析;战略思考,预测和拟定下一年度及今后事业发展情况和工作目标,作出更快的反应,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