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通讯员陈饰 洪余庆)在一幅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上,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论语》、 《大学》、 《中庸》里的文章,重点处还用朱笔圈注。1月29日,镇海收藏爱好者董庆法老先生向笔者展示了他无意中得到的清代考场“作弊”实物——— “夹带”,其上有近4.4万个文字,它的存在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史料。
经镇海区文保员初步考证,这件“夹带”为清代物品。它被折成8×14厘米的小方块,以便于在靴筒内或衣袖内暗藏,方便作弊时使用,这是当时很多应试者惯用的不正当竞争方法。由于年代久远,白绫颜色泛黄,起了毛边。正反两面,密密麻麻布满蝇头小楷,皆为竖体从右向左书写,字体工整清秀。据辨认,书写在白绫上的内容为四书五经,且书写者按照篇目名称和内容在白绫上划分了区域,篇目中较为着重的地方还用朱笔圈注。经初步统计,抄写在白绫两面的字数为4.4万字左右。
据区文保员介绍,科举八股文考试非常死板,常常从四书五经里圈出一句话做题目,考生必须先破题,再阐述。据称,用毛笔在绫面上书写有一定难度,绫面光滑,毛笔尖也是软的,要将绫面绷直后垫上硬物才能书写。制作这份整齐、详尽的“夹带”,颇费时日,由此可见该考生所作准备相当“充分”,可惜这番苦功用错了地方。
文保员说类似反映科举考试的实物比较少见,这份保存较为完好的“夹带”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仅是清代科举制度中黑暗竞争的真实见证,也为学者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史料。董庆法表示收藏它是为了警示后人勿学此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