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伟光
中国宁波网讯 “科学”、 “营养”、 “健康”等词汇,已不断“挤入”当今美食的新概念中。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饮食的一种追求和选择,这也无疑给餐饮界人士布置了新的“作业”。
来电:吃出健康该多好
“从过去的吃饱、吃好到现在讲究的要吃得有营养,吃出健康。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上升后一种新的需求。”昨天下午,家住江东区的一位退休教师在电话中向记者提出建议,春节临近,众多媒体都开设了以引导消费为内容的服务性栏目,其中也有不少文章涉及年夜饭及节日期间和亲朋好友聚餐的话题。但在这些介绍性的文章中很少提到“营养”和“健康”的膳食方法。再从目前甬城的餐饮业态看,除了本土的“海鲜派”,广东、江西、湖南、四川、内蒙古等地的传统菜系都已在甬城立足。欠缺的就是“营养”和“健康”的内涵。媒体和餐饮界人士不妨对此现象给予关注。
这位退休教师还在电话中提供了一条信息:目前在北京等地已开有“营养餐厅”,国家权威机构正在把“营养餐厅”的经验作为中餐改革的一项内容推向全国。
样板:营养健康齐头并进
走进餐厅,服务员会先给你称体重,填健康咨询卡;大堂里摆放着电脑配餐台,营养配餐师会向你提出膳食的科学平衡建议;菜谱里对每道菜的营养成分和宜忌对象都有解读,且对高血压、心脏病等食客设有辅助菜谱;你可以按嗜好点菜,专业点菜营养师则会提醒你搭配营养平衡的菜肴。
以上是根据这位退休教师来电提示,记者所搜索到的京城一家“营养餐厅”的场景。这家“营养餐厅”由北京顺风餐饮管理公司创办。最近这家公司和武汉小蓝鲸健康餐饮管理公司的一美食广场已被中国烹饪协会、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列为“全国营养健康型餐饮示范单位”,他们的经验也将在全行业推广。
评说:跟着市场节拍走
消费者需求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在以“海鲜”和“好吃”为主流的甬城,开一家纯“营养型”的餐馆是否有生意,目前还说不准。一位一心想搞特色餐饮的人士颇为忧虑地说。
一位前不久特意去京城营养餐厅探班的甬城餐饮业主告诉记者, “营养餐厅”是餐饮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经营中必须找准“营养”与传统“食性”的结合点。京城的营养餐厅针对餐厅菜品“口味偏重、油量偏大、味精偏多”的普遍现象,在“点菜卡”上标明了油、盐、味精等常用辅料的用量提示。既为客人保留了常规性的选择,也为“少油、少盐、少糖、少味精”的进餐理念提供了健康教育平台。
据国内有关专家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盐摄入量为每人每日上限6克,我国相关标准为6至9克,而我国有些地区已高达16至17克,最高为21克。中餐高油、高盐、高热量的摄入,已严重影响到国民健康。
在甬城开一家或多家营养健康型的餐馆,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因为这与众多的消费者需求是合拍的,但作为经营者不得不考虑是否有利可图。为此,营养餐馆何时在甬城现身也成了未知数。 “饮食讲科学,营养求平衡,吃出健康来”,这是全国首批“营养餐厅”探索出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如果随着示范推广作用,在甬城的餐饮界形成共识,那么,其意义要比在甬城开出一家或几家“营养餐馆”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