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北仑
媒体热议北仑"问计于民"新举措
稿源: 北仑新闻网  | 2007-02-05 10:17:30

  中国宁波网讯     (陈未鸣)诤言怨言皆是民言听计纳计均为民计。1月27日《宁波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北仑把百姓建议写入党代会报告》的新闻稿件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人民网发表了题为《北仑和谐发展听民声民意》的评论,《宁波日报》也专门就北仑“问计于民”连续发表了两篇言论文章。

  “深入人民群众之中,采用各种适宜的形式倾听民声,我们就能更好地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就能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得到不仅是专家而且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在内的充分论证,从而使政策真正有利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月2日人民网发表《北仑和谐发展听民声民意》的文章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需要我们眼睛向下,尤其需要我们经常自觉地问计于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展中清楚群众心里之所想,才能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才能把党和政府追求的目标与老百姓的期盼和谐统一起来。在民生问题上倾注更深的感情,时时知晓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我们就能使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决策前‘问计于民’,措施才能得当,贯彻落实才能得到群众拥护,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提倡的优良作风。” 1月29日《宁波日报》发表署名老虎(系开发导刊记者俞继业)的《多些这样的“问计于民”》的文章中写道,只有“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才能避免“决策时拍脑袋,执行时拍胸脯,失误时拍屁股”,才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充分论证,使政策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执政为民,就要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充分体现‘民心无价,民意为尺’。采取各种形式直接听取民意,不但应当成为工作要求,而且应当成为重要决策的必经程序。这个程序,还应当包括领导干部直接听取民意。”在《宁波日报》2月2日发表的《领导干部直接听取民意应成为决策程序》的文章中说到,就业、看病、住房、上学、养老、征地、拆迁、社会公正公平,正是老百姓这些所谓分散的、个别的“眼前利益”,构成了最具本色意义的国计民生问题,这些都是天大的事。群众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是宝贵财富,都是科学决策的重要资源。有时,群众的意见不是淡淡的清茶,而是浓浓的苦药,更有价值……正如温总理所批评的,老百姓的好多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不是群众的意见建议与“决策”的距离太远,而是他们的“决策”与民心民意拉开了距离。

  该文章还提到,“‘领导干部的工作日程每天都排得满满的,开会、应酬、接待,排不出时间直接听取民意。’这样说领导干部口头上可能不会承认,但实际却往往如此……既然把群众的情绪、满意、富裕作为第一信号、目标、追求,那就应该把直接听取民意真正放在‘第一’的位置。”“领导干部直接听取和间接获取,感受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直接听取民意,群众难在何处,忧在哪里,感同身受。比较集中的问题,可以再作些专题调查,把它‘放大’来看,就像特写镜头一样,可以看得更清楚些。可以问计于民,广纳民智。特别是,与困难群众面对面,这是需要勇气的!与群众直接对话,可以锻炼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加深对群众的感情。所以,即使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再多的网站、再快的传递速度、再精确的数据,也代替不了这种领导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与理解,心连心的交流与传递。”

  此外,北仑“问计于民”的举措还在中国经济新闻网、红网等全国知名网站,以及本地新北仑、北仑热线论坛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好评,他们纷纷评价此举有利于知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使党委政府的各项举措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北仑区委、区政府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