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工商查获30多吨可疑大米老板坚称是饲料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7-02-13 09:17:36

  江北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对可疑大米进行检查。记者程鑫范洪摄

  中国宁波网讯 日前,商报新闻热线接到市民举报:江北一家粮食批发部大批量购入泛黄的大米,与可食用的大米掺和搅拌后,以较低的价格销往周边区、县加工年糕。记者对此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跟踪调查。

  前天下午,江北工商分局接到记者举报后,迅速前往这家批发部进行执法检查,当场封存了30多吨可疑大米。当晚,宁波和镇海两级工商部门又在镇海俞范村查获了一家无证年糕加工点,并发现类似可疑大米。记者假扮米商夜探粮食批发点

  2月8日晚,记者根据举报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位于江北大闸路一厂区内的这家粮食批发部。当时该批发部已经打烊,从外面看,这家批发部其实是一个仓库,大约有200平方米。仓库进门两旁分别是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里边两旁堆满了袋装大米,足有三四米高。在该仓库中间还有一道门,里面也堆放着大米。

  2月9日一早,记者扮成米商再次来这家粮食批发部。此时,仓库里有一名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中年妇女和几名搬米的小工。中年妇女见有人进入仓库转悠,显得非常警觉,上前盘问记者来干什么。记者假称是鄞州一家粮油经营户, “想批发点大米”。

  中年妇女打量了一番记者,示意跟她走。

  “你要怎样的米?”

  “有便宜点的吗?”记者问。

  “你拿去干什么?”

  “做年糕。”记者随口答道。

  中年妇女嘀咕着来到一堆米旁: “这些米比较便宜,价格仅1元多一点……”

  记者看到,这些米袋上印着大米的出产地———辽宁辽中县。这时,突然有人叫该妇女接电话,她应了一声丢下记者走了出去。

  为了让有关部门检测,记者从旁边一袋打开的米袋里抓了几把米包好,随后借故离开了这家粮食批发部。连续数日暗访目睹工人拌大米

  记者发现,这些可疑大米的颗粒大小参差不齐,最明显的是,可疑大米的颜色要比普通大米黄很多,有的甚至已经发红。另外,这些可疑大米还有一股明显的霉味。

  随后,记者将该大米送往市卫生部门检测。检验人员目测后就告诉记者,按照新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这种大米的感官检查是不合格的。按该标准,食用大米应具有正常色泽和气味,不得有发霉变质现象。该米因为泛黄和霉味,可以认定是多年的陈米,这种米是不能食用的。

  为搞清这些可疑大米的流向,记者连续数日在这家粮食批发部进行暗访。

  2月11日下午2点20分,记者以找人为由进入该粮食批发部的仓库,老远就听见“沙沙沙”的铲米声。记者刚进门就看见几名搬米的小工,随后记者在仓库深处的一扇门内,看到地上已堆积起了一大堆米,这些米颜色发黄。此时一名小工依次从旁边搬来成袋的米倒在米堆上,一名小工则拿着铁锹在这堆米上铲着。旁边还有一名中年男子不停地指挥: “把这些米搅拌均匀了。”随着小工们不停地倒米,记者发现,小工搬来的米明显分成两种,一种米颜色白一些,应该是可食用米,而另一种米的颜色明显发黄,与记者上次带走的米的差不多。执法人员突袭大米竟然变饲料

  确认他们正在搅拌两种不同颜色的大米之后,记者随即离开了仓库。外围另一路记者收到消息,立即与江北工商分局取得联系。

  3点40分左右,记者与执法人员赶到了现场。蹊跷的是,原本忙碌的小工们都停下了手头的活,堆在地上的那堆大米也用帆布遮盖了起来,帆布上还写着“饲料”两个字。执法人员掀开帆布,下面正是记者先前看到的正在搅拌的那堆大米。

  该批发部负责人丁某称,地上那些米都是次米,用做饲料。记者顺手从地上抓起一把米,问他为何这些米的颜色差异如此大?丁某说,那些颜色较白的米是因为淋了雨,黄颜色褪掉后就变成了白色。为验证这种说法,丁某还抓了一把米放进水里,说要给记者做试验。

  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可疑大米,这些已包装好的大米堆放在不同的地方,绝大多数包装袋上的标识都是“东北大米”或“东北特产”,产地是辽中县。部分包装袋上用颜料笔写着“饲料”两个字。

  经清点,这些可疑大米至少有30多吨。在仓库一个桌子上,记者看到了一本出账记录,一张清单上写着卖面桥、北仑等字样。之后,执法人员采集了这些可疑大米的样本,并对查获的可疑大米予以封存。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等检验结果出来后将作出进一步处理。买卖无账可查流通渠道仍是谜

  经查,这家粮食批发部是某粮油公司所属的江北经营部,丁某几年前将其承包过来,以前签订过承包合同,但去年到期后没有续签。

  昨天上午,丁某来到江北工商分局接受调查。面对大量的可疑大米,丁某反复称是卖给别人做饲料用的。当执法人员问及可疑大米的来源时,丁某表示,这些米是两个东北人上门来推销的, “其中一个人总共来了两次,最早的一次是去年3月份,我进了1200袋,当时进价是0.80元一斤,卖给别人是0.84元一斤。”除此之外,丁某承认还从别人那里进过米。

  对于这些卖主,丁某说,他与对方都是现金交易,所以没有进货凭证,也没有他们的联系电话。

  “那你当时知道不知道这些米是泛黄的,你进这么多米你都做过什么用途?”执法人员问道。丁某说知道是次米,所以价格比较低,至于这些米,目前卖出去的很少。

  那么,为什么要把泛黄的可疑大米和可食用大米搅拌起来?丁某对此矢口否认,说根本就没有掺和之事,还说那些米到仓库来的时候都有点潮了,只是打算把它们拿出来晒一晒。

  可疑大米真的用做了饲料?还是有别的用途?本报将对此进行跟踪报道。记者程鑫范洪通讯员蒋勇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