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结对助学的“爱心接力”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02-20 13:59:55

  徐力 刘晓剑卢 磊

  2月9日,宁波北仑长江中学放寒假了。王刚来到了浙江北仑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他要告诉这里的武警叔叔,今年自己所有课目都得优,又是“三好学生”。放假后向武警叔叔汇报成绩,成了王刚的一个习惯。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北仑边防检查站的官兵结识了王刚。当时,该站监护中队的给养员到菜场买菜,在与一位菜农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王刚和他的家庭情况。回来后,他把这事报告了当时的指导员詹学森。官兵一商量,决定要资助王刚。但怎么资助呢?这确实给官兵们出了个难题。官兵每个月的收入是很有限的,干部每个月只有几百元,战士每月只有40多元的津贴费。官兵们想了一宿,第二天决定把中队养的鸡、鸭,甚至池塘里养的鱼,拿到市场给卖了。当时卖了268元,官兵们自己又凑了点,买了新衣服、书包、本子给王刚送了过去。9月1日那天,王刚和其他同学一样,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学校。

  自那以后,怎么样进一步资助王刚成了官兵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王刚家惟一经济来源,就是靠他母亲打点零工。父亲已过世,家里还有奶奶需要照顾,不要说供王刚上学,就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官兵们一方面积极和当地政府协调,取得他们的帮助;另一方面自己“开动脑筋,积极行动”。2000年夏天的一天,安徽籍战士小林提了一大袋“饮料”外出归来。打开那袋子,发现里边全是空的易拉罐。小林忙解释说;“不好意思,我只是想捡回来卖点钱,给王刚买双凉鞋”。

  王刚生活在单亲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也容易自暴自弃。官兵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提供资助的同时,还不断在精神上渗透“力量弃。官兵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提供资助的同时,还不断在精神上渗透“力量”,情感上给予“温暖”。官兵们每次去王刚家,都会带上些励志的书籍,还常给他讲一些身边的人通过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事例。每逢节假日,也常会邀请王刚一家到军营做客。

  从1998年到2007年,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份“爱心接力”从没间断过。现任指导员倪卫告诉我们: “无论有多艰难,都会尽全力让王刚顺利地上学,开心地生活。”

【编辑:李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