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涟浩
(庄豪制图)
中国宁波网讯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47元,增幅达到13.3%,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为1997年以来之最;城乡居民收入比2.221,远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全市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9.8%,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但是,完成这个任务是如此的艰难,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近乎残酷的“拉锯战”:一方面,种田成本不断攀升,国际市场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度大……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多予、少取、放活”的力度,构建财富积累机制,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如今虽有小胜,但仍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增收始终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输血”。毫无疑问,去年是政府对“三农”投入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年份,全市财政预算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上的资金达到了55.3亿元,同比增长近20%,全市300多万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扶持。与此同时,市里18位领导分9个小组,分别联系一个县(市)区和一个镇(街道),目前已确定36个项目,计划投资1230万元,各县(市)区配套资金超过亿元;各地村企结对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已有2833家企业与1823个村结成了“亲家”,到位资金1.1亿元。
尽管我市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但没有现代农业就没有新农村。去年,市本级引进农业新品种200多个,建成了6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和6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居全省前茅,全市拥有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已经近1300家,启动了20个特色农业基地建设,4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农户21万户,全市农产品出口达到了6.59亿美元。这些努力使我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22.2亿元,同比增长了4.3%。
随着农村劳动力由农业生产环节向非农产业多领域转变,目前我市农民一产的收入只占到纯收入的15%,非农收入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载体,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引导产业、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我市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农民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同样免费的职业培训、开业指导以及贷款担保、贴息等机会。去年,我市有34.5万名农民参加了农业技术或转岗就业培训,有6.7万人“洗脚上田”成为产业工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保洁、保绿、保安和农家乐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出现,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58%。慈溪新潮村500多村民每年可在“恒康”赚取700多万元工资,薪金收入成为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机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长期享有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好处。到目前为止,我市村级集体总资产在250亿元以上,去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20亿元,有271个村推行了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江东区29家股份经济合作社总资产已近40亿元,可用资金收入超过3亿元,去年人均分红超过了6000元。
近几年来,农户在土地和房屋上的租金收入也有所增加,去年达到338元,同比增长18.2%。去年,全市共投入2363万元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助,总面积达到93万亩。据调查,目前各地流转的土地经营权价格每亩每年平均在300元以上,高的甚至超过了1000元。另外,外来劳动力的增多,使近郊或远郊城镇周边农户的多余房屋变得“紧俏”。据抽样调查,北仑农民房屋出租收入已占总收入的10%左右。柴桥街道后所村过去出租房每月100元一间也少有人问津,自从引进了一家大型企业,每间房租价涨到了300元,今年村民光此项就能增收50万元左右。
由农保、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构成的农民保障金这几年也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4.5%;已有81%的被征地农民有了养老保险,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养老金达到243元,同比增长了49.6%;有近6万低收入农民被列入低保对象,人均月补金额达91.38元;另外,大病救助、农民工工伤保险、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措施也为农民增收增添了新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