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目不识丁饱尝艰辛 31岁母亲坐进一年级教室
稿源:  | 2007-03-08 07:18:11

  目不识丁让她饱尝生活艰辛。31岁的她,几天前头一次跨进了江东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捧着崭新的课本,她在封面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这位有个六岁女孩的母亲说,她的学习目标是自己能读报、写信,看得懂电视新闻,以后再开家小店。中国宁波网讯:新学期开课第一天,江东东郊街道仇毕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来了一位特殊的“大”学生——— 31岁的四川打工女刘应双成了该校一年级1班的新生。

  3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该校采访。在教室的后排中,一身黑衣,被孩子们包围着的刘应双显得颇为醒目。据了解,小刘去年年底就来学校报好了名,今天是第一天进课堂上课。

  刘应双来自四川泸州地区,已是一个6岁女孩的母亲。她告诉记者,因为老家地处偏僻,家境贫穷,加上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父母只让她的哥哥进小学读过几年书,她和姐姐都没上过学,小小年纪就帮家里干活了。

  16岁那年,刘应双和老乡一起来到广东、上海等地打工谋生,五六年前来到宁波。进学校读书前,她在鄞州洞桥一家工厂上班。10多年的打工生涯,刘应双当过工厂装配工,在建筑工地做过小工,还干过餐馆服务员。她说,因为没有文化,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拿的却是最低的工资。有一年在上海一家工地打工,她戴着手套去摁电梯按钮,发现电梯不会动,以为被关在里面了,吓得哇哇大叫。后来工友告诉她,要脱了手套才能摁动电梯,门边上贴着使用说明呢。刘应双低着头说:“因为不识字,这样闹笑话的事碰到过好几次,怪难为情的。”

  刘应双说,结婚生子后,生活逐渐稳定,上学读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一些小姐妹泼她冷水,说这么大年纪还去读小学,会被人笑话的。好在在工地当装修工的丈夫和家里人都挺支持她。思前想后考虑了一年,去年年底,她辞了工,到学校报名读书。

  刘应双一家如今租住在福明街道江南村,每天她要花大半个小时骑电动车去上学。上学第一天,窄小的书桌、凳子,让刘应双有点不适应。但她说,看着周围跟她女儿一般大的同学,心里就不紧张了,感觉挺新鲜的。小刘呵呵地笑着说,她的女儿也报名在这所学校读学前班,过几天女儿从老家回来,母女俩能一块结伴上学读书了。

  “这是我碰到的年纪最大的新生了,小刘学文化的勇气让我们老师都挺感动的。”学校政教主任肖老师由衷地夸赞道。因为小刘基础不好,一天学都没上过,连“上”、 “下”这样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学校已安排老师为小刘补课,让她尽量学得快一点。

  捧着崭新的课本,刘应双一页页小心地翻看着,并在封面上,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小刘说,她的学习目标是自己能读报、写信,看得懂电视新闻,以后好开家小店。“我要把女儿培养成才,绝不让她再吃没文化的苦了!”

【编辑: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