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热心大学生搞了名叫“暖春”的义卖活动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7-03-13 14:46:33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上午9点半,宁波大学三角地带,两张桌子上放着几十盆鲜花,七八个女大学生开始推销,她们想筹款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买些体育用品。她们的目标是,一天之内卖完这些花。

  大二学生张必炜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看着几十盆鲜花,她显然有点紧张,不停地问旁边的几位师姐: “你们说一天里卖得完吗?到明天就卖不出去了……”

  去年年末,本报“帮农民工子弟圆梦活动”开通热线时,张必炜拨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打通了本报“圆梦热线”,她当时说想在学校里组织义卖活动,帮农民工孩子圆梦。遗憾的是当时圆梦名额已满,张必炜很失望,但她表示新学期开学后仍然会组织活动,尽自己所能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做些事情。

  这事记者已差不多忘了,可昨天上午张必炜来了电话,说义卖活动已经准备就绪。

  见面聊了之后,记者才知道张必炜一直在操办这件事情。她是宁波人,寒假里一直在和当初中老师的妈妈商量义卖什么东西,最后她决定卖盆花。一来植物学是她的专业,对花花草草熟悉;二来她觉得大学生会喜欢在宿舍里放盆花。为此,她抽时间去了两趟花鸟市场,先了解了一下行情。

  前天下午,张必炜和5名同学去了花鸟市场,花200元钱买回了55盆鲜花。这200元钱,一部分是学院志愿者协会的活动经费,一部分是几个同学捐的。张必炜是个细心的女孩,她希望这些花能卖掉,也希望献爱心的同学能把花养得好好的。她上网查资料,把这些花的花名、习性、培育方法下载下来,写在小纸条上,贴在了花盆上。当天晚上,张必炜和她的同伴们都没有睡好觉,她们担心第二天会下雨,担心盆花无人问津……

  9点45分,在海报前站了一会儿,一个女生买走了第一盆花。刚才一直在叹气的几位女生顿时开心起来,几位性格活泼的开始吆喝起来,一有人在摊位前停留,她们就上前介绍活动的情况,介绍民工子弟学校孩子的生存、生活状况。虽然不少同学表示如果花卖不出去,他们会包下的,但显然这些女大学生不希望义卖活动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筹款。

  对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张必炜和她的同伴们并不陌生。学院有个家教社,去年和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结了对,张必炜和同伴们常去学校给孩子们义务上课,她们对学校里的体育用品印象很深:没有胶皮的乒乓拍、漏了气的足球、打了补丁的篮球……这些体育用品的简陋和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花一盆盆卖出去了,几个女孩子笑得越来越灿烂。11点左右,只剩下几盆比较贵的花,这时,几位老师来到了摊位前,女生们又开始极力推销。在她们的劝说下,老师们买走了几盆价格较贵、已经打蔫的花。一位年轻的老师偷偷对记者说,他们其实是特意过来买花的,一来支持学生,二来也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献份爱心,之所以“挑三拣四”,是想让学生们更有“成就感”。

  55盆花全部卖光了,总销售额366元。张必炜和同伴们准备再去花鸟市场进货,接着义卖。而下周,她们还准备把义卖活动搞到校外去。

  这一系列义卖活动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暖春”行动,这是张必炜的妈妈想出来的,她知道女儿和女儿同伴们的心思: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温暖一些孩子的心。(记者李锋摄影徐佳伟)

【编辑: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