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瓶油成了乳白色的固体!”
“这香肠颜色让人不放心!”结果检出亚硝酸盐超标。
市民争先恐后要求检测。
核心提示
中国宁波网讯食品安全恐怕是当前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了。昨天,在天一广场举行了一场食品安全现场咨询检测会,两个小时内1000余市民光顾,检测人员检测了29个批次的食品,当场查出不合格4批次。很多市民在观看了合格食品和问题食品的对比后发出感叹: “买食品还真不能光看卖相。”
“买食品还真不能光看卖相,越漂亮可能越有问题。”昨日上午,在天一广场举行的食品安全现场咨询检测会上,很多市民观看了合格食品和问题食品的对比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旁的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又加上一句: “不是光看漂亮不漂亮,关键是看有没有脱离本色,脱离本色的食品多数是有问题的。”从昨日上午9点到11点,共有1000余市民参加了这个食品安全现场会,主办方现场分发食品安全相关资料6500份。
现场查出4批不合格食品
为了让市民当场鉴别问题食品,工商部门专门把一辆食品检测车开到了现场,市民只要经过简单的登记就可以把可疑食品交给检测人员,检测人员随即开始检测,并当场告之结果。如果检测出食品有问题,消费者又能提供购物凭证的话,工商执法人员将当场赶赴销售这些问题食品的商场、超市,阻止其进一步出售。
记者看到,很多市民都是拎着食品赶来的,其中一位大妈指着手上的香肠问:“这个颜色这么红,里面会不会有苏丹红啊?”经过快速鉴定,检测人员告诉她:亚硝酸盐超标,不宜食用。在短短2个小时内,检测人员检测了29个批次食品,其中不合格4批次,主要有蜂蜜中铅超标、虾仁中检出工业碱等。不过,拿这4批次食品来检测的消费者都不能出具购货凭证,执法人员也就无法“现场出击”。一位工商人员称,市民索要购货凭证的意识看来还需加强。
转基因食品令人困惑
“上次我听了一个讲座,称转基因食品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但现在又有人说这类食品很危险,我都弄懵了。”在食品安全现场咨询检测会现场,消费者刘女士提出了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刘女士有着同样困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现场执法人员介绍,转基因食品的外表和天然食品没有多大区别,味道也与天然食品相似,但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我国相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上市的态度十分慎重。对制造商不贴标识的转基因产品,消费者不要急于购买,即使要购买,也要仔细询问商品的性能、有效期限、生产厂商情况等。
小型展销会食品投诉多
在昨日的食品安全现场咨询检测会上,部分消费者投诉在年前一些小型食品展销会上购买的食品有问题。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在年前一个小型食品展销会上买了一瓶酱油,半个月后就发现瓶内有白色絮状沉淀物。而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市民拿来检测的食品或投诉的食品,来源都是一些小型的食品展销会。
工商执法人员称,小型展销会的参展商流动性大,一般不主动开具消费凭证,假冒伪劣产品藏身的概率很大。因此,市民在食品展销会上购物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同时索要消费票据。记者刘德/文刘波/摄
-提醒
问题食品有五大类
海曙区食品安全监管中心主任李广山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问题食品有这么几类:
一是“三无”产品,食品包装中无生产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无生产配方或主要成分;
二是过期食品,国家质量安全生产许可部门规定的生产厂家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已过;
三是违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主要指生产厂商出于对产品外观、口感等考虑而加入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甲醛、亚硝酸盐、双氧水等;
四是微生物超标的食品,国家规定某些微生物不得在食品中检出,或虽允许检出但须低于一定限量标准;
五是有毒食品,一种是食品本身就携带有毒物质的,如河豚鱼、织纹螺等,还有一种是因食品储藏不当或者搭配不当产生有毒物质的,如发霉的花生、含有大量黄曲霉素的大豆等。
买食品记得这几招
李广山介绍,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要做到: “一看”、 “二查”、 “三触摸”、 “四嗅闻”、 “五不买”。
其中, “一看”是指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食品颜色是否明显脱离本色、是否超出保质期限等;
“二查”是指检查包装上有没有生产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字号或卫生许可证号, “QS”质量安全标志使用是否正确,散装自制食品的标签内容是否完整等;
“三触摸”是指对一些散装零售的生食可以通过用手直接触摸的方式,感觉食品是否存在问题。如:涂过黄粉的黄鱼,用手触摸黄色部位,触摸过的手会有明显的黄色粉状物;
“四嗅闻”是指对一些生鲜肉品,有的虽在保质期限内,但由于时间、天气等原因也不排除变质、变腐的可能,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时,最好多闻几下,看是否有霉味、臭味等异味;
“五不买”是指经过上述四种形式过滤发现存在可疑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经过媒体曝光、执法部门提醒的问题食品,也要注意查看,不要购买。记者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