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之余,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多数学校还停留在课堂教学中,但是,市第四中学却把这种教育贯穿在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他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广大学生特别是团员青年较早地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为我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这不,前些天,学生们又来到花园新村,为这里的老年人服务来了。正如四中校长郑力虎所说,学生迟早都要走向社会,志愿者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日后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文明劝导: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细心的市民也许还记得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当你在公交车上让座时,就会收到身披授带的中学生赠送的一朵玫瑰花,别看这一朵小小的玫瑰花,却代表着大家对让座这种文明行为的认同与尊重,也正是因为广大市民的文明行为,去年我市被评为了省示范文明城市。这些赠送玫瑰花的人就是余姚四中的学生,他们以这种方式劝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去年夏天,为配合我市争创省示范文明城市,市四中团委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了以学生干部以及党校学员为主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上街进行文明劝导。他们来到公交车停靠站,劝乘客们自觉排队,让老弱病残乘客优先上车;他们还来到交通拥堵的十字路口,劝导市民各行其道,文明通行;有的同学还带来了玫瑰花,走上公交车,把玫瑰花奉送给那些有文明举止的市民,对他们的文明行为表示赞许。同学们的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同学们也深有感触,认为这一活动“十分有意义”。
英文标识纠错:
让余姚形象更完美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英文标识或许无关紧要,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在我市的外国朋友,英文标识却十分重要,而且,正确的英文标识也是展现我市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也许大家对“wach out”(应为watch out,小心碰头的意思)没什么感觉,但是,外国朋友却会觉得莫名其妙。
四中的同学们就是从这些细小的差错中看到了城市细节的不足,于是一场针对街头英文标识的纠错行动开始了,原高二(4)班的同学们组织了一支英文标识纠错志愿服务队,专门对姚城商场、超市的错误英语标识提出质疑。去年暑假,10多名同学自发来到城区商场、超市,展开了一场针对英文标识的捉疵行动。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商场入口(Entry或Entrance)竟然写成Enter,清洁用品(应为Cleaning articles写成了Sweep the thing,一些错误不费吹灰之力就被同学们“捉”了出来。短短一上午,同学们就找出了30几条错误的或不标准的英文标识。“这次活动一方面改善了姚城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组织此次活动的原高二(4)班团支书王颖莹如是说。
志愿扶贫帮困:
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别以为在校学生只知道花父母的钱包装自己,实际上,他们中的多数人也是一些有爱心的人。在四中,就有这样一支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他们以帮助他人为己任,经常活跃在爱心民工子女学校、长青老人公寓、社会福利院以及花园新村,把温暖送给孤寡老人,把快乐带到同龄人心里,平均每年有100多人参与此项活动。
花园新村80多岁的周老伯心里最为感激,每当四中的学生们来到他家里,他总感到非常开心,同学们把他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还陪他聊聊天,谈论校园内外的趣事,每当此时,教师出身的周老伯总会拿出毛笔,为孩子们题写几幅书法作品,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而爱心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也很感激这批大哥哥大姐姐们。去年5月份,高一(8)班4位同学把他们的奖学金拿出来,凑足1000元钱,为爱心民工子弟学校的小朋友们带去了崭新的笔记本、漂亮的羽毛球拍等学习和体育用品。在四中,这样的扶贫帮困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爱心接力棒”正逐级下传。(刘文治任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