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缺信息怕遭冷面孔 农民工青睐"马路中介"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7-03-16 06:59:42

  记者汤碧琴

  劳动力市场每天有几千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并且提供免费职介服务,但不少农民工却喜欢蹲守在场外寻找工作———

  在鄞奉路的市劳动力市场外,每天都有不少农民工等候在此,只要过来一个招工模样的人,农民工就会立即围上前来,七嘴八舌地问:“老板招人吗?”

  劳动力市场每天有2000多个岗位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求职者选择,而且提供一条龙的免费职介服务;每周举办3至4场劳动力供需洽谈会,每场推出的岗位有4000多个,而且向所有的求职者免费开放。然而,不少农民工却不愿享受这“免费大餐”,而是喜欢蹲守在场外寻找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底气不足,不敢进场应聘

  来自黑龙江的农民工小张带着行李已在劳动力市场外蹲守了3天,仍未找到工作。问及为何不进场应聘时,小张说,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一技之长,不敢贸然进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因为,企业推出的大多是技术岗位,自己没法胜任。而当普工,工资又太低。还不如在场外等着,到建筑工地上去当一名小工,月收入少说也得在千把元。不少建筑单位都到这儿来招工,所以他想碰碰运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抱有小张这种想法的农民工还有不少。由于缺少技能,他们选择工作的范围相对狭窄,所以失去了进场应聘的勇气。

  信息缺乏,不知免费职介

  “为何不进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又不要你掏一分钱的职介费。”在与农民工的交谈中,这是记者多次提到的问题。然而,不少农民工却是一脸茫然,似乎从未听说过有这等好事。听了记者的一番介绍后,一些人恍然大悟,随后就进劳动力市场二楼的职介大厅去找工作了。

  看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工还缺乏相应的进城求职知识。

  怕跑空趟,遭受单位“冷面孔”

  当记者刚想结束采访时,一位姓周的湖南小伙迎了上来。他说,劳动部门为农民工提供的全程免费职介服务确实很好,但他就怕遭受用人单位的“冷面孔”。如当他们拿着职介中心开具的介绍信前去应聘时,有的用人单位往往以不符条件为由将人拒之门外,并且简单粗暴。

  来自本省淳安的农民工老王也有同感。他是一位厨师,经介绍,多次到饭店去应聘。但到了用人单位后,老板开口就要向他收取服装押金,少则200元,多则500元。未上班就得掏钱,老王心里没底,不敢再去应聘。

  就业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认为,在当前用工普遍紧缺的情况下,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得变变。过分挑剔,招工会更加困难;而类似向求职者收取押金的做法,更是一种违规行为。

  特别提醒:民工请到场内应聘

  毫无疑问,“马路中介”肯定是利少弊多。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110”民警就处理了多起因“马路中介”引发的纠纷。一对青年男女前来招工,众多民工就围上前去,连说他们是骗子。一名安徽籍民工小黄告诉记者,这对男女上星期就到这儿来招过工,说奉化的一家罐头厂包吃包住,月工资1200元。4位民工信以为真,当即坐上面包车走了。可到了厂里情况全然不同,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不说,而且每小时的工价只有2元钱,还收取每人30元的住宿费,民工们只得打道回府。

  “马路中介”,陷阱不少。劳动部门提醒,场外招聘都属非法行为,民工朋友不能为了图省事,在场外找工作,一定要到正规的劳动力市场找活,以免上当受骗。因为场内招聘的单位都是经过就业管理部门查验的正规单位,用工信息比较可靠,农民工求职的成功率也高。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