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我是谁"接受催眠治疗 谈话内容不便透露
稿源:  | 2007-03-16 08:45:15

  昨天下午, “我是谁”开始接受催眠治疗。为他进行治疗的催眠医生有多年临床经验,也有过成功治疗失忆症患者的经验。

  先做2小时测试题

  昨天, “我是谁”一到诊疗室,医生就给他做了多套测试题。一套是测验推理能力的,共有60题, “我是谁”做得很慢,一共花了27分钟。记者为了不干扰他,就在远处看着,发现都是一些图形题,比较费脑子的那种。最后“我是谁”一共做对了40题,显示他智商不低。只是抽象推理题做得最差,12题中只做对4题。

  然后,他又开始做近300道人格测验题,这次回答速度很快。测试结果显示“谎分”只有7分,是很低的一个值。医生不愿对此进行评说。

  “我是谁”接受催眠

  在做了2个多小时的各项测试后, “我是谁”坐在椅子上,医生开始进行催眠: “你将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深呼吸20次,然后睁开眼睛。”5分钟后,医生扶他起来,让他闭上眼睛站立,随后用双手在“我是谁”的头部、后背进行按摸。 “我是谁”慢慢倒下,躺在软垫上。

  医生继续用舒缓的语言引导他: “背部放松,再放松一遍……呼吸平缓……咽喉放松就能发音……胃肠蠕动减慢……整个人很舒服……全身每块肌肉都放松……”过了几分种,医生确定“我是谁”已被催眠了。

  他想开口说话

  虽然睡着了,但是医生的讲话“我是谁”还是能听到。医生问了他一些问题, “我是谁”几次张开嘴想回答,但没发出声音。对于对话内容,医生说为了配合治疗“我是谁”,建议媒体不要向外透露。

  在半睡眠状态下, “我是谁”坐在写字台上,用手写字回答医生的问题。记者在门外通过门缝望进去,发现“我是谁“没有像以前那样摇头,而是写了点什么。医生还是说为了治疗效果,暂时不能告诉记者问了些什么。当医生在整理材料时,记者眼尖,看到在妈妈的出生年份一栏里, “我是谁”写了“1962”。

  他一定能找回自己

  经过一系列程序,过了大约10分钟,医生一边拍着手,一边说: “我现在开始数数,当我数到3时,你就睁开眼。一、二、三……” “我是谁”应声醒来,脸上还带微笑,以表示感谢医生。

  记者发现,走出诊疗室的“我是谁”轻松自在,与早上的状态完全不一样,神清气爽,而且胃口大开,津津有味地吃起救助站里的点心。

  医生认为, “我是谁”失忆失声是心理障碍,不存在故意做作或欺骗行为。催眠治疗对“我是谁”已有效果,这两天需要绝对静养,绝对不能再接受外界的干扰。今明两天,专家将再为“我是谁”进行治疗,医生很自信地说: “他一定能恢复并找回自己。”

  当记者准备告别时, “我是谁”做了一个很卡通的动作:敬礼,一手按住胸口,鞠躬。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