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百姓:上厅堂赏精品 进村逛文化宫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7-03-22 07:25:34

  中国宁波网讯:生活富裕了,阿拉老百姓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了。忙了一天后,去剧院看场好戏、到文化广场扭扭秧歌,成了生活中的常事。3年来,市委、市政府搭建起一座座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平台,老百姓也实实在在感受到宁波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变迁关键词】

  宁波美术馆

  【采访对象】世纪长春小区居民杨廷强

  【自述】我一直对美术很有兴趣,宁波美术馆没有建成之前,我通过订阅《美术报》、《中国油画》等专业报刊书籍了解有关信息。有时,看到好的书画展览,实在按捺不住了,就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赶到上海、北京等地去欣赏。说实话,看到其他城市有专门的美术馆,很羡慕,总想,什么时候我们宁波也有自己的美术馆?什么时候这些好展览能来到家门口呢?

  2005年10月,宁波美术馆开馆,到美术馆看展览成了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每个星期差不多就要到美术馆“报到”一次。有时候,看到喜欢的展览,我一次去了不够,第二次邀上朋友去看,甚至家里来了外地客人,我也把参观美术馆当作招待内容之一!

  欣赏一幅画,现场近距离欣赏与通过纸质媒体欣赏,感受完全是不同的。在这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我觉得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提高了。还有重要的一点,我认识爱好美术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我希望美术馆越办越好,能多引进一些有影响、高水准的展览,成为我们美术爱好者的心灵殿堂。

  【变迁结语】以“三江文化长廊”和“八大文化设施”建设为标志,我市的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大剧院、美术馆等文化设施的投入使用,许多爱好艺术的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演出、高档次的画展,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采了。

  【变迁关键词】

  万场电影进村

  【采访对象】宁海一市镇东岙村村主任朱孟海

  【自述】我这个村主任是去年当上的,不过在此之前我当农村电影放映员有32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放露天电影比较流行,后来渐渐衰退。2005年,政府组织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活动,我又干起了老本行。我还特地组建了宁海县大众流动电影放映队,包括我在内有3个放映员,两台机器,几乎每天都要到各个村子里放映电影,今年已经放了100多场了。

  当放映员挺辛苦的,每天拉着半吨重的机器从一个村跑到另一个村,夜深了才能回到家,我今年61岁,但我喜欢为大家放电影,这个行当我抛不下。而且我们每到一处,农民们都很欢迎,他们喜欢看,我就乐意了。

  今年我“鸟枪换炮”了,其中的一台胶片放映机换成了数字放映机。数字电影图像质量好了,声音也由原来的单声道变成环绕立体声,而且电影节目也多了。

  【变迁结语】农民的生活因电影而更加丰富,还普及了文化科技知识。从2005年1月至去年12月底,我市共放映电影近万场,遍及全市近百个乡镇2000余个村。

  【变迁关键词】

  村文化宫

  【采访对象】慈溪逍林镇福合院村村民孙凤英

  【自述】我是一个体育和舞蹈爱好者,从小爱好文体活动。结婚后,和附近的许多老板娘一样,在家里照顾孩子,闲时打打小麻将打发时间。生活虽然不错,但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几年前,村里建起了文化宫,我的生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几乎每天都要到文化宫活动,凭着扎实的功底,我总能在很短时间里学会各种新东西,腰鼓、铜管乐、合唱、健身健美等等。许多健身爱好者都跟着我来学新东西,志同道合的姐妹越来越多。

  说实话,刚开始时,家里人也不大理解,但我仍然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我的坚持有了结果,村里姐妹还到宁波中山广场、杭州吴山广场等地演出,把我们慈溪特色的农民文化送到了城里,我们的节目相继还在省里、全国获了大奖,让更多人见识我们慈溪农民的风采。我们还把演出的部分钱款捐给贫困学子和残疾儿童,大家觉得这样很有意义!

  家里人逐渐改变了态度,而且都加入了锻炼的队伍。我姐姐孙秀凤是变化最大的,她原来身体不好,4年前开始参加村里文化活动,现在身体好多了,体重从66公斤降到了60公斤,原来的腰酸病也不犯了,如今她也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

  【变迁结语】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农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

  在宁波平均4个村庄就有1个村民文化娱乐场所。村文化宫集教育、娱乐、求知、健身和休闲五大功能于一体。现在,在宁波基本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网络。无论在傍晚还是清晨,到处都有村民们活动的身影。记者李臻许光亚

【编辑: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