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通过本报和河南《东方今报》的互动报道,被人以外出演杂技为名组织到宁波卖花的8个孩子回到了河南老家,将开始他们的学业。可是在这8个孩子所在的河南商丘市和周口市,还有数百名儿童在全国各地表演路边杂技或卖花,耽误着如花的童年。
无照杂技学校是花童“生产基地”
据柘城县安平乡的一位干部介绍,在商丘和周口交界的几个县,十年前就有很多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学杂技,学一年就毕业了,开始到全国各地演出,一直演到16岁就不再演了,10年左右的时间能挣10多万元。然后就回家结婚生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位干部所说的“杂技学校”在许多乡镇都有,这些学校都没有营业执照,私自招生,学生“毕业”后多送到个人杂技团和卖花团。这些非法的“杂技学校”成了卖花童和杂技童的成长基地。据周口市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办公室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在周口还没有一所正规的杂技学校,现在的家庭式杂技学校都是非法的。
昨天,记者和《东方今报》的同行一起采访了商丘师院教育系副教授王斌西。他担忧地说:孩子早早演出或卖花,不仅会让他们在重新回到课堂时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且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很不利。他认为,当地的杂技是一种民间文化、地域文化,孩子们可以继承、学习,但不能以放弃上学的代价专门去学杂技,当地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开设杂技课,让孩子们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学杂技。
贫困和家庭温暖缺失促成孩子成花童
昨天一大早,记者和《东方今报》的同行一起去8个卖花童家中,见到的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叔叔伯伯,没见到一个孩子的母亲或父亲,他们不是出去打工就是离家出走。
在周口市太康县马场乡周庄村,记者见到了13岁的哥哥周文强和4岁的妹妹周新文,他俩是兄妹。他们的妈妈有精神病,不管孩子,爸爸离家出走好几年了。兄妹俩被民警送回家后借住在50多岁的伯伯家。去年,伯伯将周文强送到了当地的杂技学校学杂技;今年,因实在无力扶养,伯伯又将只在杂技学校学了一个多月软功的新文送到刘炳祥家,让她也随这对夫妇去卖花。
13岁的徐慧丽和4岁的徐凤姣是姐妹俩,她们的家在周口市太康县新集乡徐楼村。去年3月,父母将她俩一起送到杂技学校学艺,徐凤姣会软功,徐慧丽会打碗。今年春节,父母将她俩送到刘炳祥夫妇家后,就外出打工去了。当地民警将她们送回家后,才发现她们家的房子已经塌了半边,就将她们暂时寄养在伯父家。
当我们来到9岁的谢玉柱家所在的周口市太康县付曹楼乡夏运村时,谢玉柱独自一人坐在家门口的一个轮胎上,目光散乱地看着过往行人。去年,爸爸妈妈让上小学二年级的他辍学去杂技学校,他学会了表演骑独轮车。据他爷爷说,谢玉柱的爸爸妈妈正月初五将谢玉柱送到刘炳祥家后,第二天就带着他6岁和4岁的弟弟外出打工去了,连个电话也没打回来过,谢玉柱被送到家后,只好暂时和爷爷过。但这位爷爷一再对记者说,自己和小儿子过,小儿子家也很穷,只能管谢玉柱三四天饭。被送回家的卖花童坐在门口发呆的一幕,记者同样在商丘市柘城县安平镇王塘村13岁的王培培家门口也看到了。
结束语
我们都在街头碰到过卖花童,谁会想到他们背后严峻的现实?本报记者远赴河南发回来的报道着实让我们深感不安:这八个孩子回家了,他们能好好上学吗?这八个孩子回家了,但当地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没回家没能上学?他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吗?
卖花儿童的人生在失去如花的童年中起步,某些成人的麻木不仁也许更让我们痛心,家庭温暖的缺失是孩子们失学成为花童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谁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流落街头呢?应该说,贫困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此,我们所期待的是全社会能更多地关爱这一特殊的群体,这也是我们报道的初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他们能在课堂上受到良好的教育,开始一个崭新的人生。说大一点,这也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