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深入、禁养和限养区的扩大,本地生猪存栏数越来越少,供求缺口将越来越大,自给率水平进一步降低
中国宁波网讯鄞州区养猪大户徐志刚日前告诉我们,他的猪场年内就要关闭,却找不到新址改建。据悉,去年我市猪肉总产量8.7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5%左右,市场猪肉45%出自本地。猪场关闭会不会影响市民吃肉?宁波的猪场到哪里去?
养猪场已越来越少
我市养猪业为保障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深入、禁养和限养区的扩大,本地生猪存栏数越来越少。据市农业部门调查,到去年底,全市生猪存栏67.32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1%;出栏肉猪136.72万头,其中部分是养猪场关闭时“清场大甩卖”,因此数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种公猪存栏仅1227头,种母猪存栏5万余头,都比上年减少10%以上。去年至今,全市已关停拆迁生猪养殖场192个,减少生猪近7万头。
目前我市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普遍建立。全市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3335户,他们的生猪出栏总量占全市总出栏的94.6%。鄞州区作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生猪规模经营率达99.7%。该区从去年起计划在三年内,将全区养殖场关停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去年底已关闭养殖场317个,其中养猪场(户)169个。
供求缺口将越来越大
据统计,我市一般每年屠宰生猪220万头,其中本地猪100万头,外来猪占到全市消费总量的55%。从长远看,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畜产品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随着规模畜禽场关闭,我市畜产品供求缺口将越来越大,自给率水平进一步降低。
本地肉品自给率低,过分依赖外地畜禽,至少会带来三大风险:受外来输入性动物疫病威胁的风险加大;外地畜禽产区万一发生疫病,实行区域封锁,会造成我市畜产品短缺;从外地直接调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难有保障,外地猪肉中“瘦肉精”屡禁不止。
同时,牧场减少,农业的产业链被打断。畜禽粪便是重要的有机肥料,有利于发展有机或绿色农业,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更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手段。畜牧业发展如果受到太大限制,必将对我市高端农产品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专家建议内外基地两手抓
当前我市城乡居民肉品消费构成中,猪肉仍占70%左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在本市和外地建设一批为我市服务的生猪供应基地,以稳固生猪自给率水平。
据悉,上海计划到2010年建成500家标准化养殖场,肉品自给率达到30%以上。我市可有计划地在市内建立一批布局科学、工艺先进、生态养殖的优质肉猪生产基地。选址要在离村庄相对较远的山脚,或在土质较差的地区。
深圳市近年投入数亿元在市外建立了一批生猪供应基地,给予每个基地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保证每个基地60%以上的肉品直供深圳。我市从2002年至今,先后有4家上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在市外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是,专家强调,把本地的畜禽场全都办到外地去,是一种认识误区,也是不现实的。调查表明,由于畜牧业对当地财政没有“贡献”,现在外地有的地区也开始不欢迎牧场了。因此,对于专供宁波的市外生猪基地,我市应该给予必要的资金、政策扶持,建成后应与本市规模畜牧场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