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余姚村民王沛万家中发现王阳明宗谱原本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7-04-05 08:10:03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叶飞)余姚大岚镇阴地龙潭村村民王沛万家中藏有两套王氏宗谱原本,前天,经余姚市文保所专家确认,这两套宗谱均为王阳明祖上家谱,这一发现使王阳明家族的世系脉络更为清晰。昨天下午5点多,记者在王沛万的家中看到了这两套宗谱:一套是《虞南达溪王氏宗谱》,共10册,成稿于清朝光绪年间,为第4修;另一套是《达溪王氏宗谱》,共9册,成稿于民国初期,为第6修。这两套宗谱的纸质已经发黄,有的还有点发黑,有4册的封面已经有些破损。

  宗谱“蒙尘”数十年

  今年59岁的王沛万告诉记者,这两套宗谱是他的太公传下来的。起初宗谱放在一个木质小盒子里,他在小时候还看见过,后来盒子烂了就扔了,宗谱放在别处。王沛万说,他们当地有个风俗,除非遇到重大的事情,否则平时是不能轻易拿出宗谱翻看的,而只有每年的6月6日才能拿出来晒晒太阳,所以,一般只有在这一天他们才能接触到宗谱;另一方面,他只有小学文化,这些宗谱都是用繁体字写成,标点也没有,深奥难懂,所以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这套祖传的宗谱和大思想家王阳明有什么关系。他平时也没对邻居说过家里有宗谱的事情。

  十五六年前,村里有次要办大事,由于村民基本上姓王,同宗同姓,他的小舅子告诉别人说他家中有王氏宗谱,于是村里的人就到他家中来查阅一些资料。就这样,村里人开始知道他家里有宗谱了。2005年5月的一天,上虞的一名收藏爱好者通过生畈村一名退休的地理老师找到他,借去了这两套宗谱进行研究,直到去年5月份才还给了他。那名爱好者经过一年的研究,从中看到了王阳明的有关记载后才发现这就是王阳明家族的宗谱。

  不过此时的王沛万还被蒙在鼓里,直到上星期余姚市有关部门得知来自上虞的信息后,通过大岚镇有关部门进行消息确认,王沛万才从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口中得知了此事。

  王沛万与王阳明隔了21代

  从宗谱中记者看到,王氏宗谱的第1代是“泽元公”,而王阳明的祖上则是第4代的“千四公”,从第1代“泽元公”排下来,王阳明是第11代,而王沛万则自称是第32代,不过并非和“千四公”一脉。

  阴地龙潭村原先属于上虞达溪(现为城溪),在上世纪50年代划归余姚,余姚文保所专家告诉记者,在《达溪王氏宗谱》原本上多次提到了“阳明公”,并且有“泽元公为上虞达溪王氏始祖,暨阳教授,迁居姚江,阳明为其十一世孙。千四公十世生华,华生守仁,道学经济,超绝古今。子正亿,孙承勋,曾孙先通,玄孙业浩,世袭伯爵,历历可考”的原文记载。

  -新闻链接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字守仁(1472-1529),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创立了“阳明心学”,被后人评价为“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著有《王文成公全集》,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他创立的“阳明心学”对中国乃至包括日、韩在内的亚洲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编辑:朱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