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江北记者站王威罗国荣通讯员林文荣)昨日,笔者从江北工商部门获悉,该区洪塘街道一位农民自费成立的水果研究所获得批准,此举在我市农业行业尚属首例。敢于吃螃蟹的农民叫徐腾达,今年37岁,虽然年龄不大,却是有着16年水果种植经历的“老专家”了。
4月9日,徐腾达从江北工商分局领到了《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为葡萄、梨基地的种植管理及新品种的培育、研究,注册资金8万元,属个人独资企业。
说起成立水果研究所的初衷,腼腆的徐腾达向笔者娓娓道来, “通过十多年的水果种植,我觉得仅仅靠起早贪黑的勤劳是远远不够的,要当新农民,还必须靠科学,一定要培育出有科技含量的新品种。”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去年销售旺季,品质好的葡萄每公斤可以卖到20元以上,一般的葡萄一筐也卖不到20元。假如手上有150亩葡萄、150亩梨,以葡萄亩产1500公斤、梨亩产2000公斤来算,优质新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葡萄每公斤差价在6元左右,梨每公斤差价在4元左右,如果全部换成新品种的话,仅此两项,每年就可以多增加收入近200万元。”
据介绍,徐腾达自己种植的果园有300多亩,这个水果研究所将把种植园作为实验基地,目前小徐已与浙江农业大学建立了联系,一方面农大的科技专家可以在此培育新的水果品种,另一方面小徐也可以及时获得种植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及时与市场进行对接。谈到未来的发展,小徐目光中充满了希望,“以后新的产品开发出来后,我们也可以和周围的种植户共享,让大家一起致富。”
宁波市一位农民自费建立水果研究所
稿源: 宁波日报 2007-04-14 07:18:20
中国宁波网讯 (江北记者站王威罗国荣通讯员林文荣)昨日,笔者从江北工商部门获悉,该区洪塘街道一位农民自费成立的水果研究所获得批准,此举在我市农业行业尚属首例。敢于吃螃蟹的农民叫徐腾达,今年37岁,虽然年龄不大,却是有着16年水果种植经历的“老专家”了。
4月9日,徐腾达从江北工商分局领到了《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为葡萄、梨基地的种植管理及新品种的培育、研究,注册资金8万元,属个人独资企业。
说起成立水果研究所的初衷,腼腆的徐腾达向笔者娓娓道来, “通过十多年的水果种植,我觉得仅仅靠起早贪黑的勤劳是远远不够的,要当新农民,还必须靠科学,一定要培育出有科技含量的新品种。”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去年销售旺季,品质好的葡萄每公斤可以卖到20元以上,一般的葡萄一筐也卖不到20元。假如手上有150亩葡萄、150亩梨,以葡萄亩产1500公斤、梨亩产2000公斤来算,优质新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葡萄每公斤差价在6元左右,梨每公斤差价在4元左右,如果全部换成新品种的话,仅此两项,每年就可以多增加收入近200万元。”
据介绍,徐腾达自己种植的果园有300多亩,这个水果研究所将把种植园作为实验基地,目前小徐已与浙江农业大学建立了联系,一方面农大的科技专家可以在此培育新的水果品种,另一方面小徐也可以及时获得种植领域的最新研究信息,及时与市场进行对接。谈到未来的发展,小徐目光中充满了希望,“以后新的产品开发出来后,我们也可以和周围的种植户共享,让大家一起致富。”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