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俞永均通讯员范小君)业内关注的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聚酯短纤反倾销终裁结果公布。昨日,从大洋彼岸传来对宁波纺织企业有利的消息,美国商务部于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作出终裁,宁波慈溪江南化纤公司赢得“零税率”,我市另一出口大户宁波大发化纤公司获得4.86%的反倾销税率,其他中国企业获得4.44%的平均税率,未应诉企业普遍税率为44.3%。
据悉,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宁波企业首次在对美反倾销案件中获得“零税率”。中美聚酯短纤反倾销案是中国“入世”后双方纺织品反倾销第一大案。去年6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接受了三家国内企业申诉,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短纤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征收101.52%的平均反倾销税。该案反倾销调查期为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在此期间中国出口金额约为6600万美元,涉案企业54家。美方于2006年7月13日正式立案。我市是中美聚酯短纤反倾销案的重灾区,共有15家企业的2500万美元出口产品涉案,约占全国同期涉案产品出口总额的40%。其中,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调查期内对美聚酯短纤的出口额就达到1400万美元,是受影响最大的中国企业。慈溪江南化纤公司涉案值也高达900万美元。
中美聚酯短纤反倾销案引起了中国商务部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高度重视。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先后三次在宁波召开立案预警会议和应诉协调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和美国反倾销应诉资深律师给涉案企业介绍美国反倾销法律程序及本案应诉策略等,帮助涉案企业做好诉前准备工作。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协调组织下,我市的大发化纤和江南化纤紧急行动起来,聘请了一个由中、美律师共同合作的律师团队,积极争取单独税率,并进行无损害抗辩。同时,公司主动联络美方进口商,希望其对美国商务部施加压力。
经过3个多月的卷宗审查、实地考察、法庭申辩等程序,在去年底美国商务部的初裁中,大发化纤、江南化纤、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等三家被抽样的中国企业分别获得4.39%、15.35%和10.45%的反倾销税率,其余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9.25%,未应诉的企业普遍税率为44.30%。初裁结果对包括宁波企业在内的中国应诉企业稍稍有利。
为争取以更低税率保住美国市场,在中方的要求下,今年2月美国商务部再次派人来到我市进行实地查看。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在宁波召开应诉协调会,强调共同行动。大发化纤、江南化纤与代理律师密切协作,以大量确实的证据证明没有对美国造成产业损害和倾销。经过实地调查和法庭抗辩,最终江南化纤成功地赢得了“零税率”,大发化纤也获得了4.86%的反倾销税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输美聚酯短纤的反倾销税率在10%之内的企业都可以继续出口美国市场,这次我市两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税率都低于10%,基本上都能保住美国市场,特别是江南化纤将赢得输美市场的竞争优势。而没有参与应诉的企业将被高额的反倾销税挡在美国市场门外。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丁海滨表示,江南化纤通过抗辩在终裁时将税率降为零,不仅为自己赢得最大的利益,也对今后我市其他企业参加反倾销诉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作为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大案,中美聚酯短纤反倾销官司的判罚将体现美国官方对待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态度,其判罚尺度将影响今后几年美国纺织业界使用反倾销工具的“积极性”。
聚酯短纤主要用作睡袋、床垫、滑雪服等产品的填充物,中国是该产品在美国的第一大供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