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是鄞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根据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未来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经济提升、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跨越”的要求,立足创新创优、惠民富民,全面实施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和谐鄞州。
总的奋斗目标是:共建和谐鄞州,共享全面小康,力争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县(市、区)”行列。
竞争力提升行动纲领
【解读】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四个一批”主体提升、挖掘现代服务业“四个依托”优势潜力。立足科技创新,培育提升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扩大品牌效应,扩张提升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推进树强扶优,壮大提升一批具有规模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速产业集聚,创建提升一批具有强势集聚效应的产业基地,增创制造业高端发展优势。依托新城区建设,培育发展商贸产业;依托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商务产业;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产业,营造服务业高速发展态势。优化产业引导扶持政策,增强企业经营者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行动】
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
立足科技创新,培育提升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今年全社会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达到1.2%以上,实现授权专利500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5家以上。每年扶持10家高新技术成长型企业和10个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全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市级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2%以上。
扩大品牌效应,扩张提升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今年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件、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10件、名牌产品10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额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的比重达到20%以上。
推进树强扶优,壮大提升一批具有规模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继续扶持培育“五十强、五十佳”企业,鼓励企业实施规模扩张、业务拓展、技术提升和资本运作。今年要确保有1家企业上市,今后每年都要力争有1家企业上市,到2010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家左右。
加速产业集聚,创建提升一批具有强势集聚效应的产业基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轻纺服装、机电汽配、仪表仪器、轻工工艺等主导行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把技术改造与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结合起来,确保今年技改财务投入增长15%以上。
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
依托新城区建设,培育发展商贸产业。深化以万达商业广场为中心的新城区北部商贸业发展。积极推行连锁配送、专卖代理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推进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力促城区中心尽快形成商气、人气。
依托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商务产业。重点推进南部商务区建设,抓紧做好已落实项目的开工工作,今年完成商务区总工程量的30%。加快引入各类商务活动专业策划公司,举办鄞州区商务经济发展论坛和现代服务业推介会,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商务招商中心。
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产业。高水准完成天童景区落地规划,今年力争启动一期核心区建设。高起点做好梁祝旅游区块规划,强化功能特色,深化爱情主题。继续推进五龙潭景区建设,扎实做好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和它山堰古水利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结合休闲观光农业和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开辟生态旅游新渠道。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促销力度,提高鄞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区旅游业总收入要突破20亿元。
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加快明州物流中心建设;重点抓好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招商工作;加快实施轻纺城改造,积极推进洞桥钢材市场、东方农副产品市场园区建设,加快形成特色专业市场群;积极推进望春新型材料、机械配件和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建设。
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区块改造
加快南苑国际、开元名都、盛光、万达商务等一批星级宾馆建设,建成鄞州海关大楼,推进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大楼建设,抓好新江厦鄞州商城等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建设,继续引入国内外有实力公司打造精品商住楼盘,抓紧建设宁波(鄞州)博物馆和服装、华茂堂、紫林坊等专题博物馆,推进体育中心建设,推进新城区东西绿带、南北水轴建设和楼宇亮化、管线下地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同时,加快实施城乡接合部改造,抓紧启动长丰商住区块建设,积极推进钟公庙老街、下应潘火地块改造,构建区域性商业中心。积极推进34省道沿线地块改造。
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挖潜力积极推行“零增地”招商,认真落实“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增资扩股”等行之有效的招商办法,突出抓好标准厂房招商,鼓励外商租赁厂房投资办厂,重点引进中小型、科技类和产业配套的外资项目。进一步加大非工业项目招商力度,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领域的外资引进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积极扩大工业整机、汽车部件、电动工具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鼓励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支持企业出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激励企业到国外注册商标。今年新注册国外商标30件以上。
新农村建设行动纲领
【解读】
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重点开展“四个一建设”。改造一片街景,优化镇区形象,增强城镇集聚辐射力;开发一块新区,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城镇对接支撑力;培育一批示范村,加快新村建设,促进富民增收,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构建一张生态网,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大公共财政倾斜支持“三农”力度,调动群众自主建设“和美家园”积极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共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生态优良、管理规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
新城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在绿中、水在城中”的宁波南部新城形象更加凸现,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达到省市先进水平,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初步构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行动】
推动农业高效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木、果蔬、水产、药材等优势产业,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集中建设20个产业化农产品基地和8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做大做强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70亿元,重点产业普遍建立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应用技术,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休闲观光、生活体验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建成30个农家乐示范点。
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对专业农民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农业种养业、创办农场和农业企业,全面提升专业农民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经营水平。同时,增强农民转岗就业培训,重点抓好每年1万名的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改造一片街景
开发一块新区
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带动乡村、发展产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各镇(乡)、街道都要按时完成街景的改造,推进新区的开发。今年重点抓好姜山老街和集士港新区建设,加快鄞江、咸祥等特色镇规划与建设,推进近郊镇和城乡接合部改造,启动实施面上集镇镇区综合改造。
培育一批示范村
以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为目标,加快村庄整治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建成一批整洁优美舒适的农村新社区。启动改造旧村38个,拆迁旧房63万平方米,建成新村房屋108万平方米。
构建一张生态网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实施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今年建设石碶污水收集系统、望春工业园区至石碶污水管网,铺设管线20公里,建造泵站2座;整治工业污染,实施奉化江流域工业企业排污许可和总量核定制度,全面完成电镀行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工作,继续推进印染、铸造、酸洗拉丝等行业的污染整治,加强对化工废料、废弃化学品、电镀淤泥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定点处置工作;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畜牧环境治理,重点抓好非禁养区内养殖场的治理工作,根据不同类型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治污模式和技术手段,切实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摸清闲置存量土地家底,对征而未用的土地坚决予以收回。把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与盘活存量土地结合起来,通过村庄整理、农村宅基地复垦,力争每年节约千亩土地。抓紧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和低密度厂房改造。激励企业落实节地新措施,从严执行“双控”标准,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办法。要抓紧做好基准地价调整工作,以市场化推进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推广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重点推动纺织、印染、电镀、造纸、铸造、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同时抓好一批节能型示范企业。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今年全力推进沟通新城区与宁波老城区的沧海路、下应大道、解放南路延伸段建设,基本完成泰康中路、四明东路、蝶缘路工程建设,新建城市道路12公里。积极配合做好甬台温铁路、城市轻轨和东外环路、绕城高速、象山港大桥连接线等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基本完成鄞州大道延伸段建设前期工作,建成横涨至古林等公路,推进新城区至横溪、龙观至溪口以及沙堰、望春互通立交桥建设。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今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到2010年完成290公里左右农村联网公路建设。
供水、供电、水利等设施建设。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完成4座110KV变电所建设任务,抓紧建设3座110KV、2座220KV变电所。完成甬新河鄞州段和奉化江城市防洪工程配套水闸建设,实施姚江至鄞东南调水工程,抓好皎口水库大坝加固改造和大嵩江标准堤防工程建设,实施滨海滩涂围塘工程,继续开展“百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
和谐区创建行动纲领
【解读】
坚持以改革促和谐、发展固和谐、稳定保和谐,重点构建“五大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发展和谐文化;构建优质化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文化强区创建,均衡发展城乡教文卫体事业;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养老、医疗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保障全覆盖,保障民生基本需求;构建长效化稳定维护体系,深化平安鄞州创建,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构建制度化权益保障体系,深化法治鄞州创建,不断健全民主法制。大力营造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推动全区城乡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有序、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
【目标】
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更加繁荣,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到77.6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安全生产事故次数和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社会公共安全状况良好,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社会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都增长8%左右,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居住、交通、生活环境更加改善,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行动】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敢为、求实、争先”的鄞州精神教育。
加强区域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和美家园”等文明创建活动和“守信用、重合同”、“百城万店无假货”等诚信主题活动。力争至2011年,全区50%镇(乡)、街道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城镇标准,6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级文明村标准,全区70%以上社区达到区级(含区级)以上文明社区标准。
构建优质化公共服务体系
优化公共就业机制。五年内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重点帮扶下岗失业职工、被征地人员、低保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今年失业职工和被征地人员再就业率都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今年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安排困难人员再就业1500人。加大职业培育力度,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万人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万名、职业技能鉴定7000名。至2008年,全区所有村、社区建成劳动保障服务室,形成区、镇、村三级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优化公共教育机制。今年秋季开始全面启动实施职业高中免费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名师工程”,均衡调配城乡师资。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完善教育帮困体系。每一个镇(乡)、街道都必须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至2011年,学前三年幼儿净入园率、义务教育完成率和初中段升高中段的比例分别达到99%、9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年。2011年前完成29所学校撤并和21所学校新建迁建,义务段学校85%以上达到省级以上优质教育资源,高中段学校全部成为省级以上优质教学资源。
优化公共卫生机制。今年重点推进4家中心卫生院和12家镇(乡)、街道卫生院的新建改建工作,到2010年全面完成。原则上每个行政村(社区)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十五分钟医疗圈”。实施“新农村农民健康工程”,扎实推进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加强医疗队伍建设,至2010年,力争有博士30名、硕士125名,高级职称人员200名,中心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70%。
优化公共文化机制。今年创建星级村100个,星级村(社区)创建率达到90%以上,到2008年全面完成。至2011年每个行政村(社区)拥有至少1条健身路径和1个体育活动场所,全区人均拥有公共体育场所面积达到3平方米。启动实施“明珠工程”,加快完善城镇和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每个镇(乡)、街道都有特色民间艺术队伍和综合性文艺表演队各1支,全区有3支以上在全市产生影响的民间艺术队伍。扎实开展“文化进百村”、“千场电影百场戏剧进农村”和“文化直通车欢乐基层行”活动,农村戏剧演出每年不少于150场,农村电影放映全面实现数字化。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深入实施“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村小康体育工程”,所有镇(乡)、街道成为浙江省体育强镇,市级体育特色行政村达到100个。今年举办好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
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养老保障机制。实施老年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对未纳入各类养老保障的老年人员,按缴费标准给予每人每月280—380元的养老保障。到2011年,全区被征地人员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万人,区内企业本地职工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逐年提高老年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今年每人每月提高10元,五年提高补助标准50%。
健全医疗保障机制。今年把农民住院医疗保险补偿率提高到42%,并对到定点医疗机构求诊的参保农民,给予15%的门诊有效医疗费补偿,到2008年底将农村住院医疗保险补偿率提高到50%;到2011年全面实行城镇职工住院和门诊医疗保险统筹,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万。
健全社会救助机制。逐年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率,到2011年,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万人、25万人和8万人;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自然灾害、教育医疗、住房法律等救助政策,搭建社会困难群众帮扶信息平台。实施残疾人生活补助政策,对全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年龄和残疾程度分档给予每人每月60—200元的生活补助。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
构建长效化稳定维护体系
构建区域综治长效机制。至2011年,行政村、社区、企业综治工作室建成率分别达到100%、100%和60%。全区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和庭院式、物业式管理社区治安承包责任制覆盖率达到25%。刑事案件破案率年递增2个百分点,命案和抢劫、抢夺案件破案率分别达到90%和50%,年群众治安满意率达到90%;归正人员总帮教率、总安置率分别保持在95%和90%以上,鄞州籍归正人员年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
构建公共安全长效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分析、测评和考核制度,夯实公共安全基础。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做好救援资源的调查登记和整合工作。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建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持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到2011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分别比2006年下降35%和25%。
构建维护稳定长效机制。加强信访平台建设,健全各级领导干部下访和包案制度,强化部门联合接访制度,规范信访秩序,及时、有效调处信访问题;推动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全区所有基层调解委员会均达到星级标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分别达到100%、96%;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力量协调发展,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构建制度化权益保障体系
完善民主政治机制。至2011年,完善农村(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和村民(居民)自治机制,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创建面达到80%;至2011年,“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面分别达到95%、100%。
完善司法运作机制。全面落实审务、检务和警务等司法公开制度,提高司法工作透明度,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活动,规范司法程序运行和司法礼仪;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法律援助的财政经费支出。
完善维权联动机制。全区妇女儿童维权机构覆盖率达到85%,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健全困难职工档案,深入开展“创业脱贫扶一把工程”。
完善共享互融机制。促进有条件的企业、行政村和社会资本建设新鄞州人集中居住地,集中居住率达到50%。加强区、镇(乡)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新鄞州人管理网络建设,规范村级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站运作机制,建立出租房屋地理信息系统。新鄞州人登记率、出租房屋网上备案登记率、上图率分别达到90%、95%和80%。建立新鄞州人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和处理情况反馈机制;实施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到2010年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0%,逐步解决养老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面达到50%;提高流动儿童少年就学资金补助标准,流动儿童少年在500人以上的镇(乡)、街道必须举办至少一所独立设置的流动儿童少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