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示意图
一季度财政用于社会事业支出增长示意图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王岚通讯员许婷娅)市统计局昨天发布信息称,一季度宁波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开局良好。据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为695.06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14.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3亿元,同比增收47.9亿元,增长32.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1%和9.8%。
市统计局分析认为,一季度全市经济呈现农业稳定,工业强劲,服务业提速的特点。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一季度领先增长,实现增加值279.49亿元,增长16.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9.54亿元,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增长28.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增长27.4%,完成出口增长41.9%,增速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03亿元,增长2.6%。
与此同时,我市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活力增强,效益大幅回升,财政、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大幅增加,达到7.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2%。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同比增长68.5%。据统计,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达262.7亿元,增长17.3%,增幅比GDP增速高出3.3个百分点。在33个工业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127.28亿元,总量超过全省四分之一,同比增长42.02%,增幅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实现利润总额71.52亿元,从去年同期负增长1.4%,回升到增长55.3%。
财政增收形势良好。一季度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3.9亿元,增长33.4%。一季度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66元,其中主要由投资、出租及分红收益组成的财产性收入增速最快,人均达到440元,同比增长108.9%,表明市民投资意识明显增强,收入来源更加广泛。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712元,其中由于对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大,转移性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幅达13.8%。
本报讯(王岚许婷娅)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事业投入加快,市民生活工作更有保障。这是笔者从昨天市统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城乡社区事务方面的支出分别增长15.6%、33.1%和42.0%;限额以上投资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34倍,教育投资增长一倍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9.8%,增幅均远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就业形势趋好: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19万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万人。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3月末全市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77.78万、132.54万、138.64万、82.5万和58.22万人,分别比去年末净增7.9万、5.43万、11.96万、2.01万和3.62万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50.3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9%。
环保节能水准提升。一季度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达77天,所占比重为85.5%。财政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达7792万元,增长39.7%。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76.08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5.8%,下降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