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怎么流入了社会,为何干起了飞车抢夺?昨天下午,记者带着这个疑惑,在孔浦派出所分别与这几个孩子进行了长谈,对他们的犯罪过程进行了剖析,觉得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人们深思。
原因一: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对孩子的心灵有着极大的伤害,容易造成孩子心灵扭曲。这4名孩子中,有3名孩子父母都有过离婚史,其中一名叫小夏孩子的父母极为荒唐,几年中竟然多次结婚离婚,让小夏无所适从。父母极不严肃的生活作风,对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小夏从二年级开始逃学,小偷小摸更是习以为常。 “有钱泡电子游戏厅,没钱就去偷”成为了他的生活习惯,以至于他认为这就是人们正常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行为,小夏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妥之处,对未来他更没有什么打算。当记者问他如何看待爸爸妈妈离婚时,他只是重复地说: “我恨妈妈,更恨爸爸。”
原因二:父母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危害极大,效果适得其反。小兵是这4名孩子中惟一一个父母没有离异的家庭。他是慈溪人,爸妈在宁波从事汽车运输生意。他的爸妈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更不相信与孩子沟通会让孩子听话。对付调皮的小兵,爸爸只相信用暴力。小兵早就习惯了爸妈的拳头,并且形成了叛逆的性格,爸妈打得越凶,他越不听话,爸妈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去做。后来他爸爸发现拳头对小兵不起作用,就改用棒棍。这次就是因为逃学被他爸爸用木棒打出了家门,在电子游戏厅结识了另外3个孩子,很快相互称兄道弟,小小年纪竟结成团伙来为害一方。
原因三:电子游戏厅、网吧成了孩子违法犯罪的“催生地”和“避难所”。法律明文规定电子游戏厅、网吧不得接待未成年人。然而许多店主为了个人利益,置孩子的成长于不顾,偷偷地接待未成年人。更有甚者竟然24小时营业,无意中给这些孩子提供了“避难所”。这4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电子游戏厅、网吧的常客。他们逃学或者被爸妈打出家门后,首选地就是去这些场所。迷上电子游戏后如同沾上了毒瘾,没有钱就去偷,甚至去抢,其疯狂程度几乎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用他们的话说: “泡在电子游戏厅或者网吧内,既可以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还可以省下住旅馆的钱,更用不着回家。”
原因四:法律盲区助长了孩子的犯罪气焰。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予追究,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除“杀人、爆炸”等明显的暴力犯罪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免于处罚。据记者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后,少年管教所便从宁波市退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省内只剩下杭州一所少年管教所,而办理入所的法律手续十分严格。如何处置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成了警方普遍难以解决的问题。
小黑是4个孩子作案最多的一个,也是4个孩子的“大哥”。他是各派出所的“常客”,曾因盗窃、抢夺等先后被镇海庄市派出所和江北孔浦派出所等多次抓获,但都因为不满16周岁免于处罚。抓了放、放了抓的经历使小黑“经验”十分老到,所以他对再次被抓根本无所谓,与记者谈话时,他显得十分轻松,没有一点后悔。他对记者说: “警察没什么可怕的,我们都是未成年人,有法律保护,警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明天就会放我们出去。”其张狂程度让记者吃惊。见习记者林华奇通讯员柯愈全陈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