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自去年4月20日慈溪市五塘新村成立和谐促进会来,作为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理所当然地注视着其组织建设、功能定位、发展走向。我以为,和谐促进会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了流动人口的管理难题,而是在重组城乡基层民间组织,发挥外来人员力量,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发展需要有序组织。慈溪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外来流动人员较多的地区。试想,已近当地人口五分之二比例的70万外来流动人员,在碎片化的民营企业中流动打工就业,社会生活的无序流动状态是可想而知的。于是乎,群体性事情多,劳资双方纠纷多、社会治安问题多等一度成为社会管理压力大的主要问题。无序流动,是非得不到及时廓清,纠纷得不到有效处理,外来人员中以乡情为纽带的小群体,也会逐变成为代替法理的隐性组织力量。而和谐促进会的适时建立和运行,2.7万名会员中外来务工者占了一半,近200名外来务工者担任了副会长、副秘书长等职务,其效应就是正确引导和有效地组合了社会人力资源,使外来务工者由原来的被管理者变为和本地人一样的自治者,使他们认同并维护和谐促进会的宗旨和(民间)组织。
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造。和谐促进会的成立和运行,将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向新的领域延伸,也标志着慈溪市各有关部门的创新意识。在现代社会管理“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格局中,非政府民间组织的作用日益显现。政府管理部门是一种刚性的结构,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有时候会局限于部门职能的单一性,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柔性结构(制度)方式。而民间组织作为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主体,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只要在当地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就能在市场管不好、政府管不到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尤其要提出的是,慈溪市的每一个和谐促进会都是在基层党委、政府(及城乡自治组织)的正确引导和直接组织参与下运行的,从而保证了其促进会组织的健康运行。事实证明,健康的民间组织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活细胞”。
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和谐促进会成立运行至今时间不长,作为城乡基层社区的一种新型民间组织,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内部管理和外部认同、功能界定等,还有一个不断实践完善的过程。但就社会管理来说,其积极意义再次证实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一真理。恩格斯有句名言:问题就是时代。意思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并解决问题,就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我想,创建和谐宁波,就是要积极应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尤其是直接关联着民生、民安、民乐的现实问题,才能引领我们不断地走向和谐。
(作者系宁波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